《惧谗》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古诗,诗中大量用典,信手拈来,表达了诗人由于畏惧谗言不能大展抱负和才干的愤懑不平之感。“惧馋”的意思是“不料谗言好比如霜的宝剑一样令人生畏”。
《惧谗》: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
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译文:
齐国丞相晏婴,仅用两颗桃子就杀死了三个有威胁的武士大臣,谗言哪会比锋利如霜的宝剑杀伤力小呢?
拥有美丽容貌的女子总是被妒忌,挑拨两个最美丽的女人互相倾轧,就如同让两朵美丽的鲜花互相争芳斗艳。
魏姝相信了楚王妻子郑袖的话,娇羞掩鼻面对楚怀王,却不知得罪了楚王,结果打入冷宫。
一但被花言巧语迷惑,红颜顿时失去光彩,或死、或伤、或被冷落。
结果必然是对着团扇感叹秋天风凉已不再用了,终日忧伤哭泣,愁肠寸断。
这首诗为了表达谗言的可怕,作者从“二桃杀三士”开笔,每句引典,信手拈来。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二》,相传在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位武将,力能博虎,勇冠三军,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以“二桃奖励三士”之计,引起争端,致使三人自相残杀而亡。
“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出自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蛾眉”指文姜,是讲春秋时代齐僖公姜禄父有二个女儿:宣姜、文姜,都是绝色佳人。据说,宣姜被卫宣公姬晋看到后,竟然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原想招作儿媳,结果却占为己有。因而,待字闺中的文姜,美名远扬,各地诸侯纷纷前往齐国攀亲。在众多追求者中,文姜选中了郑国世子姬忽。那姬忽天生玉树临风,且行端礼正。于是,齐、郑两国为这一对儿女缔结了婚嫁姻缘。谁知,郑国大公子姬忽听信了谗言,忽然作出了退婚之举。人问其故,他回答:郑国弱小,齐国强大,公主非吾偶。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据《韩非子·内储》记载,战国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妃子是魏国来的美丽女子,其颇得怀王宠信。而怀王的大夫人郑袖妒火中烧,平日里假意与其亲近,魏女由此对夫人产生了诸多好感。一天,郑袖告诉魏女说:“大王非常喜欢你,但不怎么喜欢你的鼻子。你只要见到大王‘常掩鼻’,则大王就会永远喜欢你。”魏美人从此见到大王,常常掩鼻而行。楚怀王心中诧异,郑袖遂进谗言:“她常对别人说,大王有口臭,必须掩鼻方能忍受。”楚怀王大怒,遂令人割掉魏女的鼻子。
“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据《汉书45卷·江允传》中记载,江充与太子刘据结怨,惟恐遭太子所诛,便借“巫蛊”事件,向武帝谗言太子牵连尽了此事。太子刘据惊悉此事,抓住江充,一刀斩了。后宦官向汉武帝禀报:太子造反。武帝大怒,出兵平乱。太子兵败,悬梁自尽。诗人借用此典,警喻后人。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这是引用班婕妤的《团扇诗》中:“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惧馋》这首诗共有五句,是一首五字五行古诗。诗人巧妙行文,在前四句中分别引用一个典故,写了四则关于“谗言杀人”的故事,最后一句落在班婕妤的“团扇”上,借“泣团扇”的戚戚愁肠,来抒发自己抱负未及施展便要离去的黯然惆怅。
班婕妤是西汉成帝嫔妃,也是历史上的著名才女。她的作品很多,可惜绝大部分都已散佚,流传下来的只有《团扇歌》、《捣素赋》、《自悼赋》三篇,都是文学佳作。班婕妤在《团扇诗》中写了“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的诗句,意思是夏天炎热,人们需要用扇子来扇风,到了秋天后,天气凉快了,就会随手把它扔在箱子里,曾经的恩情中道分绝。原诗是形容爱情的,李白在这里化用来比喻和君王的关系。
李白在《惧馋》诗中信手拈来地梳理了历史上关于“谗言杀人”的四则典故,并在最后借“戚戚愁人肠”的历史颤音,回响出强烈的“惧谗”之心。
这首诗写于公元743年(天宝二年),当时李白四十三岁,为唐玄宗所赏识,诏至翰林院为供奉。后因不容于权贵,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高力士等人谗毁,仅一年有余,即离开长安,被赐金放还而去。之后飘荡四方,开始漫游生活。公元744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结交。
杜甫在五言古诗《寄李太白二十韵》中曾赞美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也说明“诗仙”李白不惟是在诗作语言上表现浪漫主义情怀,在作品创作上,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他还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有“诗仙”之美誉。其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的乐府诗、歌行体诗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体诗,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随性而为、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诗人不拘一格的写作风采,也是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自信。他运用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信手写出了一首《惧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