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2-74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解】

当人们不再畏惧生死,用生死来恐吓,试图控制人民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人们原本害怕生死,对那些不把死当回事儿为所欲为的人,就把这些作恶多端不怕死的人抓起来并杀掉时,如此,谁还敢做坏事呢?

应当有专门负责行刑的人负责杀人。代替行刑的人去杀人,就好比代替木匠去砍削木材。而那些顶替木匠砍削木材的人,很少有不误伤到自己的手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越过自己的职责范围,代替天道去替天行道惩罚别人的话,那么相同的灾难很可能会降临到我们自己身上。

治国者刑罚严酷,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伤神,贪财杀身,民不知畏之也。人君不宽刑罚,教民去情欲,奈何设刑法以死惧之?当除己之所残克,教民去利欲也。以道教化而民不从,反为奇巧,乃应王法执而杀之,谁敢有犯者?老子疾时王不先以道德化之,而先刑罚也。

司杀者谓天,居高临下,司察人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也。天道至明,司杀有常,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斗杓运移,以节度行之。人君欲代杀之,是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劳而无功也。人君行刑罚,犹拙夫代大匠斲木,则方圆不得其理,还自伤其手。代天杀者失纪纲,不得其纪纲,还受其殃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常被锤到生无可恋失眠焦虑睡不着觉,隔天又因着一朵花,一句话,一个观点立刻原地复活生机盎然,就很不好意思,是不是内...
    JIE制阅读 3,505评论 2 46
  • 聂老师骂董宇辉骂的坦荡真实,一度让我困惑,是不是我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我的观感并不是这样。 直到看到热心网友考古的“...
    JIE制阅读 2,985评论 2 31
  • 若(若者:如果。)民(民者:诸侯王。)恒(恒者:不死。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抯(抯者:特别重视某事。恒抯:始...
    随便阁主阅读 1,878评论 0 3
  • 因为你一定懂的原因不敢多说的话题,就只能偷换概念了。并且,这是已被索吻之后的又一次尝试NO.2。《道德经》都需要马...
    JIE制阅读 5,072评论 9 95
  • 不论是劝导还是说教,都需要耗费大量能量,从玄学的角度看,也会分走自己的运气。智者惜口,愚者指点江山,尊重他人命运,...
    JIE制阅读 3,544评论 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