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易录》
黄修易,字勉叔,此人资料没有更多记载。能记录言行并录入传习录一定是先生的重要弟子,所问皆切中心学头脑,是得道之人。
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这是修行之人的困惑,先生的区分很简洁: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乌云既散,便是晴天,日光之中,不必燃灯。
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
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工夫。”
修行,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大功告成啊,这也是初学者的困惑,想早日正果可以理解,先生的回答很简洁并且打了个流水沉淀的比方,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追求效果,却是拔苗助长。
修行一定牢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菩萨畏印、凡夫畏果;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终此一生、无有终时。
先生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譬如无根之树,移栽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先生在这里区分致良知与仅仅学习知识技能的不同。致良知是根本学问,是生命的二次成长和充电,每天进步一点点(精进),逾老逾精明,这是因为在生活工作中觉察自己、迁善自己,不断自己给自己充电的结果。
如果不致良知,不在生命层面修炼,只是学习知识技能,这是没有根的学问,就是谋生的本领而已,这样一辈子是生命能量消耗的过程,越老越精神衰迈,早晚消耗的只剩个躯壳,老了就没有能量了。先生还打了个比方,没根的树,插到水边,当时新鲜,早晚憔悴。
问“志于道”一章。
先生曰:“只‘志道’一句,便含下面数句功夫,自住不得。譬如做此屋,‘志于道’是念念要去择地鸠材,经营成个区宅;‘据德’却是经画已成,有可据矣;‘依仁’却是常常住在区宅内,更不离去;‘游艺’却是加些画采,美此区宅。艺者,义也,理之所宜者也,如诵诗、读书、弹琴、习射之类,皆所以调习此心,使之熟于道也。苟不‘志道’而‘游艺’,却如无状小子,不先去置造区宅,只管要去买画挂做门面,不知将挂在何处?”
论语述而篇,子曰: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黄修易请教先生,先生打了个造房子的比方。志于道就是择地、选材,内心有造成宅区的画面;居于德,就是设计图纸,为开工建造创造依据;依于仁,就是在房子里常住不离开;游于艺,就是在房子里工作和生活,目标还是道。
如果不志于道而游于艺,就是个愣头小子,不造房子,只是买些画充门面,挂在哪里呢?早晚傻了吧。
又曰:“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又曰:“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先生在这里警告众弟子:心学致良知的工夫,切忌追求效果,那是拔苗助长。只是依照自己的良知,坚定的去工作去生活就好了。无论别人讥笑、诽谤、辱骂、看不起,都不用理他们,而且让这些误解都成为你进德修业的营养品就好了。学了心学,如果不去着实用功,也只是虚幻而已。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
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已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当责辩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先生在这里用舜帝感化象的例子,来说明修行要看人之大,要有爱有欣赏,象那么傲慢自以为是,如果舜也是自以为是的看不起他,象一定不认同舜,怎么可能感化他呢?
老是看到别人的不是,其实是自己的问题,自以为是、傲害人不浅,关于傲的危害,先生论述很多。这也是修行者必须破的一关。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
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
易经起源于占卜,后世发展为象数理占四大功能,先生在这里一语道破天机,卜筮是理,理也是卜筮。
先生也道破了卜筮的根本:卜筮,不过是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经的记载,都是问天,人有疑惑自信不及,所以就借助易经请教老天爷。
修习心学,连卜筮都不必了,心有疑惑,不必问天了,因为天理即良知,你去致良知就行了,怎么致,格物呗,格物就是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