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思维模型+信息源 大脑=认知+情绪+欲望 结果 =认知+能力+本心
一、我对认知的理解
回顾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其实可以归结为认知的错误、偏差、遗漏。认知是什么?可以理解为你对事物认为它是怎么样,进程应该怎样走。
他在投资,你问他对投资的认知,他认为投资的模型应该怎么走,大概能知道他投资的结果,回报和风险。
他在创业,你问他对创业的认知,他认为创业的模型应该怎么走,大概能知道他创业的结果,能走多远。
你和一个女孩子/男孩子准备结婚,你问她/他对婚姻的认知,她/他认为婚姻应该走么走,大概能知道你们往后的日子。
对一个人,你问他对五年八年的认知,他认为五年八年应该怎么走,大概能知道这个人往后的模样、生活。
下面这些如果你开始有答案也许其实都已经慢慢有大致结果了
你觉得大学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样过,应该最后怎么样好
你觉得四十岁应该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样过
你觉得你深层次想要的幸福感是怎么样的
人的一生、全部其实可以归结为他的自我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对他自己行为的指引。认知决定结果。
而地域不等于疆域,人们只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很可能你的认知只是地域并非真实的疆域,更多的还是你甚至没有概念从来没接触过听过的未知域。
尤其在对事物没有概念和认知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出现认知偏差,隔壁一个人一个观点你没办法反驳否认,你很容易就心里接受认为是对的,不管对错有无纰漏,因为这是你对这个事物唯一但也没办法否认的认知。比如你对投资完全没有概念,朋友说一定要买5g,未来肯定是5g时代,你可能就接受了。比如你对未来没有概念,你爸妈说回三四线多好,轻松舒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也可能会慢慢默认接受了。
这种时候,批判性思维特别重要,学会找出思维的纰漏和谬误,多看关于此概念顶尖的观点。用段永平的话说就是保持平常心,回归到事物的本质去思考。在没有概念时,留意周围能给你概念说辞的人,尤其是和你最熟的六个人,因为最终极有可能会形成思维循环固化。也不要认为自己脑子那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多想想是不是自己其实已经进入思维困局其实不自知,因为即使是对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即使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合适的,即使是合适的也是动态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对未知域的感知几乎为null。应该学会虚心时刻动态修正,对自己没有的概念的认知多留意。而最后更多也更重要的是,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这个概念和你自己往后的关联。
二、思维
思维应该是更底层的东西,思维模型、信息源和底层思维我的理解是认知的基础,有那样的认知,应该是底层思维和思维模型和信息源的原因。认知+能力+本心最终指导最终结果的诞生。
参考资料: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
六顶思维帽:客观理性(白帽子)、感性直觉(红帽子)、乐观积极(黄帽子)、悲观消极(黑帽子)、脑洞创新(绿帽子)、大局全览(蓝帽子)
分析问题:5why法鱼骨图
问题皆有答案,意识到和最顶尖的人思维认知存在差距,随时找到差距
大尺度看问题,跳到更大的维度去看
偶然皆必然
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