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为了钱,虽然我也是体制内,有一份正式工工作,工资收益按照单身时的我来说够花,但自从娃出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不是说因为娃的问题,而是很多生活角色同心态发生很大变化,也因此经历了很长差不多一年的人生低谷,那段时间真的不想同任何人打交道,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不想我们的狼狈同不堪被别人看到,这个社会有时候就是这样,笑穷不笑富,那时真的是没路了,觉得生活真的很绝望,再加上单位变成集团后福利变差,所以很想做点其他的事来赚钱,不想因为钱的事老是困扰,我们都知道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但是却没人告诉我们,这钱该哪来的,当时为了能再走出条路,通过业余时间做点副业来赚点钱,有通过朋友圈帮人卖车,因为觉得车这个东西还是很多家庭都是需要,但是有时候车这个东西需要很大的信任,还有市场竞争也很大,曾经也有别人叫我弄过云集APP,说自用省钱,分享赚钱,但是真的是自用,没人教。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小孩过敏,除了换成水解奶粉,加益生菌辅助,因为在我们这行益生菌对于肠道过敏的治疗研究,益生菌在治疗很多疾病的作用是目前的热门,那时一个港大的师姐像我推荐台湾大江上医产的益生君,
她说她们产品质量过硬,台湾进口,我这人像很多麻麻一样,信海淘国外产品,国人产品真的可信度太低了,又因为职业素养因素,特意研究了下益生菌该怎么选,还把16年版中国肠道微生态制剂指南翻出来研究一遍,研究常见菌,菌量数,把医院的益生菌菌量数拿出来对比下,发现菌量数是10^7,虽然是推荐,我还是很谨慎的问师姐有没有生产许可证,还有审批文件,要知道即使是进口,在国内上市,也是要经过国内批准
经过两个星期的调理,娃之前每天拉三次慢慢每天拉2次,后拉一次,有时候也会因为吃东西比较杂,会拉两次。后面师姐说你可以去她们公司看下,觉得好就做,不好就撤,在聊天的过程中师姐也教会了我很多,那时我就想多赚点钱,休息时间我就去了趟她们公司,去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以前真的很狭隘,竟然很多银行的人都出来干,而且创始人是中国银行支行行长,那她们应该待遇不差吧吧,而且还被评为全国十佳行长,要知道作为市里面十佳容易,全国拿奖那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做到,像她们这种,格局高度认识肯定同我们普通当时就想一个外行人都能出来做,那肯定是因为能赚钱,接着同一好友提起,再去他们公司看看,突然发现竟然一帮银行出身的人来干,接着便是认识谈想法,特别是光光,一个说干就干,把想法落地的80后,而且在他的过去的履历中他从通讯工程跨学科学金融知识而后体制内干得很好用情况下又开始学习健康产业同一群合伙人创业,开工作室,连线全国各地合伙人,看着他的朋友圈,感觉自己那曾安于现状的心懒惰的思想有种好像你不想动都有人踢你两脚动一动的感觉,而后我发现他们公司的说明会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铺开了,安徽,武汉,泉州,太原,汕头,山东,那迟早有一天也会来到我的老家,突然想这蛋糕我不吃别人也会去吃,研究过产品,扒出创始人的出身,我觉得选择益百分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