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
1.11三年无改父之道真意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一般译作: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时,应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以后,该看他的行为,如果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准则,也可以说是尽孝了。”
这一章所涉及内容,千百年来是甚有争议的,尤其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曾经被不少的人曲解,也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攻击儒家。因此,理解起来不得不慎。
“父在,观其志”
古时宗法、家法森严,在有长辈的大家庭或小家庭里,子辈、晚辈必须严格尊重父辈长辈的意见,自主权相比现在是小得多的。但是人无完人,父辈长辈的做事原则、行为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尤其是在那种长辈德行有失的家庭里,孩子该怎么办呢?后面章节有相关的观点,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在子女说了不算的时候,面对长辈的不适合行为,从孩子的自我主张和态度来看是否孝顺。也就是说是否孝顺,父在时看他的做事态度就知道了。
“父没,观其行”
父亲不在了,是否孝,看他是如做的就可以了。怎么做呢?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就是这一句被人所诟病。很多死脑筋的愚夫和别有用心的人,以此为据认为祖宗之法丝毫不可变更;攻击夫子的人自以为是,嘲讽儒家眼中父偷子做贼也是孝。
真的是这样吗?
不可能!要知道,孔子教学有专门的思辨科目,不可能犯这种让人诟病的低级逻辑错误。孔门弟子在编撰《论语》时怎么可能专门留下这种招人攻击的把柄呢?别忘了,编撰《论语》的就有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子贡!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先秦诸子百家书,现下很多自以为绝妙的“智慧”,都是先人玩剩下的。那时代的人,比现在还敢说,许多阴谋诡计都是明端出来的。怎么会可能这么傻的主张?
其实,大概是那个时代科技条件限制的,那时字是刻在竹简木牍上,所以文言文是惜字如金,无法像现在的法律文书一样,面面俱到不厌其繁。因此在理解文言文时要“叩其两端”,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考虑。
有“无改”就应该有“改”,有“道”就应该有“非道”。这句话就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除了表面意思,还有暗含的“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完整的意思应该是:
“无改于父之道,有改父之非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亲的所作所为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孩子要行的“父之道”,指父亲所行的令人称道的原则、行为,而不是所有。好的要坚持,不情愿也要坚持,不好的要改正,即使对私利有益也要改正!如果抱残守缺,甚至把自己的错误推给“无改于父之道”,是陷父母于不义,是恰恰是不孝的表现。
至于“三年”应该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具体时间,《论语》中有这样的话,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予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意思是说:孩子出生后,前三年离不开父母的怀抱。因此,儿子为父母守丧,也应有三年,以感父母之恩。
另外一个含义,形容比较长久,但不是永久。因为时事世事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着时间时代的推移,原本好的方法想法,也会变得不合时宜,当然就要适时改变。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亦宜。儒家是讲究中庸之道的,不可能走极端,对父亲的主张丝毫不改。机械地拼命维护所谓祖训、传统不是儒家的观点。坚持这种态度的也基本没几个正面人物。
比如:得位不正的朱棣,为了显示自己才是合法正统的继承者,将朱元璋时代的相关政策甭管是否适宜,都要求严苛死板执行,最终葬送了大明。野蛮的满清宣称自己祖先也是黄帝的一支,为了证明这一点,将封建年代的许多糟粕的东西,进行了不可理喻的坚持,几乎葬送了中华。
所以,这一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所主张的内容,实际是很丰富和正确的,不能机械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