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60岁以后,这5件事情还是别做了,别给晚年生活找麻烦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是谁也无法逃脱的,所以必须要面对现实的。

一个人到了60岁以后,人生已经在走下坡路了,那就要有心理准备了。年轻的时候,人生是在走上坡,跟走下坡路是不一样的情况。

到了60岁以后,就要凡事想开看开,人生差不多也就这样了。你想要弯道超车,或者逆风翻盘等,概率不大了,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

到这个年纪,即使你还有雄心壮志,身体也未必允许了。不信你去问问,那些过了60岁以后的人,他们的身体状况怎样?

他们大多是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了。如果去医院检查的话,报告单上箭头一大串了。没办法,生命有它自身的规律,这不是你想怎样就可以怎样的。

所以60岁以后,这5件事情就不要去做了,别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1、别太拼了,要注意身体了

年轻的时候要努力奋斗,要买房买车等,所以不得不拼命努力。那时候身体好,如果累了,睡一觉,休息一夜就好了。

可现在,60多岁了,身体累了,你就是休息几天也不一定能恢复。在这种情况下,你再去拼命奋斗,那身体吃不消的。你可别挣钱来买药吃,那是犯不着的。

我姨父61岁时,家里盖房子,他是木匠,一幢三层楼的大别墅,木匠活是他一个人做的。

有必需要两个人或三个人一起做的木匠活时,他就是跟别的木匠商量,让他们来帮一下,回头他把人工还给人家。

我姨父这么做,无非是想省点钱,他是非常勤奋努力的人。后来,一幢大别墅盖好了,木匠活没花一分钱。可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吃不消了,查出了癌症,医生说他是积劳成疾的。

结果,我姨父62岁便去世了,他盖的大别墅,自己只住了一年,这一年还一直是在病痛中,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里过的。

所以过了60岁以后,就不能太拼命了,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也需要保养的,你保养得好,多用几年;你保养得不好,就早早地报废了。


2、不要去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了

年轻的时候打拼,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人生的路还长着呢!跌倒了可以爬起来,重新开始,重新奋斗,人生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60岁以后的人,人生没有那么多机会了,而且体力和心理都不如年轻时了,那就要追求稳了。现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好,绝大多数人都有养老金的,只不过养老金多点少点的区别。

既然有养老金,那基本生活总归没问题的,就不要去做高风险的事了。

我们小区有一对夫妻,男的63岁,女的64岁时,女的听说人家炒股票赚了钱,她心里痒痒的。她就天天在老公面前说这事,老公慢慢地被她说动了心。

老夫妻俩就觉得反正他们都退休了,闲在家里也没事,倒不如也去炒炒股吧!反正他们手头里40万积蓄,每个月还有养老金,经济上不成问题。

于是,两个从没炒过股票的人,“杀”入股市了。刚开始那小半年,可能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吧!两人竟然赚了不少钱,听说有十来万,所以两个人就胆子大了,加大了投资。

结果到下半年时,亏得一塌糊涂,两人为了翻本,就继续投资下去,最后赔了个精光。后来,男的承受不住打击,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女的深受打击,从此一病不起,现在一直瘫在床上。儿子儿媳帮她请了个护工,她就天天跟护工说,都是她不好,她害死了老公。


3、不要随便借钱了

亲戚朋友之间,手头里紧的时候,偶尔借一下钱,也是正常的。只要人家愿意借给你,只要你有借有还,也没什么。

不过,这年头是钱借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所以有很多人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不借钱给别人了。

到了60岁以后,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尽量少问别人借钱,也不要把钱借给别人了。你去问人家借钱,人家心里也有想法的,拒绝你吧,好像做不出来;不拒绝吧,人家心里又不愿意借,所以人家会左右为难的。

而别人来问你借钱,如果他们不是要救命之类的事情,你也别借给他们了。当然小钱借出去一些,万一收不回来,也就算了;如果是大钱的话,那就得想清楚了再借出去啊!

我朋友的叔叔家,叔叔和婶婶是同岁的。老夫妻66岁那年,婶婶的弟弟家来借钱,说是要给儿子买房子,想借10万块钱。

叔叔跟婶婶说,不借给他们的话,说不过去,那就借个5万吧!要让他们写好借条的。婶婶就骂叔叔,说都是自己人,怎么能这样?怎么做得出来?

老夫妻俩吵了一架,结果婶婶把他们15万积蓄,全借给弟弟家了。她没让弟弟家写借条,觉得都是自己人,做不出来的。

借钱后,过了半年,婶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后来,叔叔去问小舅子家讨要那15万,小舅子家不承认了,说是没借钱,让叔叔把借条拿出来,可叔叔自然拿不出借条的‘

现在两家成了仇人,不来往了。你看吧!婶婶自己突然走了,留下了这么一件麻烦事。


4、没必要太节省了

年轻的时候,要供孩子读书,要帮孩子结婚成家,还要赡养老人等,所以不敢随便乱花钱,攒下点钱的。

很多人年轻时,没享受过人生,都是在疲命奋斗。等到年纪大了,很多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也该对自己好一点了。

只要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那多花一些钱,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想去什么地方旅游,那就只管去吧!现在不去,就没机会再去了,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我家邻居徐大爷,他老婆68岁那年走的,是车祸走的。徐大爷总说,他老婆没享受过人生,没过过好日子。

年轻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夫妻俩都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处处都是省了又省。后来孩子成家立业了,上面的老人也送走了,他们的日子总算好起来了。

可徐大爷的老伴习惯了省吃俭用,还是舍不得花钱。她说等70岁以后,她就不再这么省了,现在还要再攒些钱,否则心里不踏实。

可徐大爷的老伴没活满70岁,68岁那年就出车祸去世了,赔到了32万。

她到人生的最后时刻,还给徐大爷和儿子“挣进”了32万,只可惜她自己没享受过。活着时,她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也没去大饭店吃过一顿饭,也没去旅游过一次……


5、没必要再进行无用的社交了

年轻的时候,为了求学、为了工作、为了儿女的事等,不得不要去跟别人社交,要应付各种各样的人。

有些人,其实很令人讨厌的,他们对我们也并不友好,但我们为了某些事情,不得不要跟他们打交道,要笑脸相迎。

现在60多岁了,已经退休了,就不要再去进行这种不愉快的社交了。人与人交往,免不了要看人家脸色的,说话还得小心翼翼,否则一不留神,可能祸从口出,得罪人家了。

所以不要再去进行一些没必要的社交了,晚年享受一些自己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都没关系。

如果想不开,还要去继续一些没必要的社交,很容易会惹上麻烦的。

我们小区有两个阿姨,一个姓张,一个姓李,都是60多岁的人了。张阿姨自从退休后,就不太愿意跟人来往,总是一个人自娱自乐,生活很恬淡。

她每年会出去旅游一次,前几年是一个人出去的,后来可能觉得自己年纪大一些了,怕出事,就跟旅游团了。

有时儿子儿媳来看她,总是和和睦睦的,她和儿媳的关系很好。

李阿姨跟张阿姨性格不同,李阿姨喜欢热闹,虽然退休了,但她还是有很多社交活动的。在社交过程中,她还爱管闲事,总是说长道短的,去评论人家。

以前上班比较忙,她没空去说人家长短,现在有的是时间了。她就说东家长西家短的,结果弄出了很多矛盾,有一次跟人家吵架,还吵到派出所了。

李阿姨跟儿媳的关系也不好,她总爱去儿子家瞎指使,要求儿子儿媳听她,就跟儿媳吵架了。

所以说,一些没必要的社交,还是不要维持了。有那维持社交的工夫,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陶冶陶冶情操,健健身等。


6

人生一辈子不容易,60岁以后,生命质量开始下降了,人就要学会顺应规律,学会顺其自然。

很多事情都不能强求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都进入尾声了,你还强求什么?倒不好好好享受当下,珍惜时光,过好晚年生活。

我们来这个世界,只有这一趟,没有来生。所以,这一生要尽可能地不留下遗憾,千万别白来了人世一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