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史记》239—适宜的郡县制

第六卷 秦本纪第六

原文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释义: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诸侯刚刚被打败,燕国、齐国、楚国地域偏远,如果不在这些地方设置诸侯王,恐怕不能安定。请求封各位王子为诸侯,愿皇上恩准。”

秦始皇把王绾的提议交于群臣讨论,群臣都认为很好。

廷尉李斯上奏说:“周文王周武王时期所封的子弟同姓的很多,然而后代属下渐渐疏远,甚至互相攻击如仇人一般,诸侯之间更是互相诛杀,周天子也不能制止住。如今四海之内全赖陛下的神威一致统一,都设了郡县,对于诸位王子功臣,可以用公用的赋税重重的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天下没有不同的意图,就是取得安宁的策略。设置诸侯不妥。”

秦始皇说:“天下人都苦于战斗不停,就是因为有诸侯王。依靠祖宗保佑,天下刚刚稳定,又要设诸侯国,这是发动战争啊,而想要求安宁停息,难道不是太难了吗!廷尉提议的是。”

感悟:由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利于皇帝对地方的统一管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