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漫长,在居家的烟火中,发现美,感受美,留住美……
宇家的餐桌和磨砂玻璃花瓶。辉从别人的农庄带回的辣椒枝,开口的石榴,爆汁的磨盘柿子,还有自备的鸭屎香。奶昔和她同学的手作月饼。几双素手装扮这一切,几分钟便演绎出秋收的景色,点化出节日的氛围。
能点石成金的姐妹太多,我完全插不上手,只能用双眸从各个角度锁定它。
秋天最后的小辣椒是最泼辣的一波,坚守枝头,红得张扬,绿的干脆。开心的石榴挣开肚皮,傲然亮出晶莹剔透的红宝石。事事如意的主人杯流光溢彩,悄咪咪瞟一眼碗口大的磨盘柿子,暗说“喜欢你!爱你呦!”
哪个私人工作坊出产这么多样的月饼?论皮,有酥皮,冰皮(芸豆皮),刻花面皮(我起的名字);论馅,有绿豆沙,红豆沙,冬瓜泥,咸蛋黄,还有肉丸子。是哪家的餐桌能聚齐这么有韵味的餐具?有白色高脚圆盘,有黑色日式寿司长盘子。还有宋锦的杯垫来点缀。被我喊来提升审美的齐先生,第一次感受生活家们精心布置的餐桌,各个角度啧啧感叹!他扫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小圆碟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闲着的帮厨就只能做这件事啦。
给低调的主厨留个模模糊糊的影儿。认识的都认识,不认识的没关系,我们不在乎流量,我们只想给没机会到现场的姐妹感受一下氛围。
上周主厨就让我点菜了,她说蔡澜的烤肉可能是预制菜,咱别吃了,我给你做。她正在切的正是我点的烤猪颈肉。我本以为猪颈肉就是梅花肉,其实猪颈肉是猪身上仅有的两小片“雪花肉”,故有黄金六两之说(第二个知识点)。奶昔特地一个一个平台去找正宗猪颈肉,还真让她买到三小片。
刚刚端出烤箱的肉呈红油亮,烫手!在微红的亚麻色的古朴粗粝的厚盘上,铺一层厚厚的藿香叶子打底(第三个知识点,藿香叶子什么味道?)。再把猪颈肉切成一公分厚的细条后(热的肉很不好切,容易碎),铺排在薄荷绿的底色上。带透明大理石纹理的烤肉是粉色的,它深色的边缘被橘色的餐厅暖光(项老师给新换的灯光哦)幻化成蜜里调油的琥珀色!这微妙的色泽是热菜的灵魂,是七窍玲珑心点亮的颜色。如果我没看到过这一幕,可能也不大会计较一道菜的诞生是在哪里的厨房。可是,我感受过啊!不仅在我的只生产粗茶淡饭的厨房,还在这里——感受过精心制作的美食!怎能让我忽略其中的分别。
蓝色鱼船里是豆豉鲮鱼茴香头。是奶昔和宇碰撞出来的出奇的菜式。奶昔带来了茴香头,明宇准备做豆豉鲮鱼油麦菜,二人碰头后一秒钟就改成了这道新菜式。我没做过茴香头,就站在奶昔身边观摩。看这一切四半的茴香头,心理呈现的是西芹,觉得只煎一下应该会比较硬。奶昔笃定地说“不硬,不需要加水!软的,有点甜!”。八条茴香头尾对尾铺开,像八条白鱼,再铺上豆豉鲮鱼,妥妥配这只宝蓝色大鱼船盘子。上面撒的绿色绒针的叶子是什么?(第四个知识点)
白萝卜和黄瓜条泡菜是宇前一天泡好的,酸甜脆爽,解酒解腻。主人家怎么考虑这么周到?
饭前我们品鸭屎香,饮尽杯中酒后我们品老白(贡眉)。别问咋这么讲究?我们有会讲究的人儿啊!辉每次带来的茶都是她精心挑选的,从产地产量年代,到药用价值,再到年纪养生的契合,一边品茶一边听她娓娓道来(这次缺了梅的茶,她远在大理)。事事如意杯是奶昔的,暗红色粉彩是辉的,描金兰花是奶昔送给宇的。我的杯子忘带了。奶昔问我“喜欢事事如意杯么?”。“我喜欢小一号的!帮我买吧!”。奶昔一直蹲守几个中古瓷器直播间。我相信她的审美也相信她的经验,一点也不客气。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嫌麻烦。
远在昆明的菲妈发来贺电,同时分享她的餐桌美食。
热爱生活的姐妹们把烟火里的日子过成诗!怎么会跟谁过都一样呢?跟仙女过的日子才是神仙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