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执行师二阶段做学长,通过张翔老师在课堂里的分享感受到了一种互动状态叫“分享”。请注意它不是一个行为,我更愿意称它为一种状态。
当我们与外界的人、事、物互动时,我们通常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个人觉得,我现阶段可以感受到和清晰区分的有三种: “支持(分享)”、“接纳、允许”和“操控”状态。
先从“操控”说起吧。我们平常喜欢用“我为你好”和“帮助别人”来操控外界。比如:孩子学习不好,我们会先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帮助”孩子找各式各样的方法提升学习成绩。补习班、书山辞海、高效私教等等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相信对方可以为自己的状态负责任,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好。于是我们站在一个高于对方的位置,“指手画脚”。而对方真实的感觉多半也是“我不够好。”失去自信,失去自我成长的原动力。当他慢慢长大,他也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拿着他所有问题的答案。开始四处找高人,到处找办法。内心无数次得到的答案就是“我不行”。“我需要帮助。” 而作为给予帮助的我们呢,我们通常会以对方接受帮助来确认“我是可以的”。于是当对方不接受你的意见,不按照你的意愿开始行动。“操控”就越来越占上风,忘了“帮助”对方的初心真的是“想让对方更好。”
“接纳、允许”是一个包容的状态,通常我会给一些亲子关系紧张的朋友这样的建议:“先用接纳、允许来修复关系吧!” 当一个孩子考试不理想;长相不理想;身高不理想的时候,你还记得他刚刚出生来到你身边时的感觉吗?那个时候,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会因为未来他考不了100;长的不像鹿晗;个子超不过姚明,而不爱这个孩子,不是吗?那小小的生命是如此的好,甚至于每天你都会凝视他很久,心里满满的爱,对吧。所以如果可以,就用这样的一个状态来相处吧!“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爱你。”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允许你就以那个样子存在在那里。” 我们同样享受阳光雨露,享受日升月落。我们在一样的位置里。
“支持(分享)”,原本我喜欢用“支持”,这也是课程里的感受。但现在我更喜欢张翔老师所说的“分享”。两个生命的互动,同等珍贵,仅仅是因为我们提前开始了学习,愿意为“更好”“更有效”做些事情。于是我们以同等的位置来通过“分享”,影响另一个生命的状态。让我们认为的对方理所应当“知道”,变成对方真的“知道”。
这里想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老公刚刚开始开车的时候,家里不富裕,于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车。他也就很少开车,很少上高速。第一次是家里的长辈来长治旅游,国定假日没收费。第二次我们借了姐姐的QQ去焦作办事,他只是观察,没说话。第三次,我们三对母子借了7座的奔驰去郑州玩耍时,我老公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直到我开始学习NLP,我都会跟身边的人去分享。他当时说“媳妇儿,这个车的高速费比QQ肯定贵很多吧?(我当时以为他是说座位多,就多收费。实际情况是蓝色牌照的七座车与五座车一样收费标准)。” 他没有停,接着说“这个车这么贵,QQ才多少钱啊?(原来他以买车的花销来衡量高速路上的费用)。”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来区分这几个状态的不同。如果我是操控的,我想我会直接告诉他,“你怎么那么笨啊!人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帮你补习补习。你应该多去学习,多开车出去跑跑。你应该像×××家的老公一样,经常读书看报”等等等等。可能还会补上一句“当着别人的面就别说了,太丢人了!”
如果我是接纳的,我会开心的一笑,等待他在下高速的时候交钱的感受,全然地陪伴他这个过程的所有情绪。给他一个自己感受发生的接纳。
如果我是分享的,在那个当下,我会先选择接纳,陪伴。然后在之后的日子里,分享更多的奇闻异事给我老公。如果他十分感兴趣,我也会选择陪伴他去经历更多。让他开始过“有选择”的生活。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分享呈现在他的眼前。就像我们选择五星级酒店学习,当我们看到这个更好,我们就可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多选择这个更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盛富足”。分享的状态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的!让每一个与我互动的人,通过我可以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