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算给孩子们做了鸡蛋汤,先添水坐上锅,拿出篦子,随手热上了俩馒头。
过了几分钟,感觉馒头差不多了,端下篦子,就开始打鸡蛋,放葱花,香油等配料。
掀开锅盖,拿起馒头打算放到盘子里,忽然发现篦子上有那么几个黑点。赶紧拿起来仔细看一下,最近我每天领孩子回老家,老头儿也不咋做饭。加上最近天气湿热,可能有点发霉了,但是也不太像,毕竟在锅上蒸了好几分钟了。
也许不是,算了,就这样吃吧,要不然好好的一锅汤不就完了吗?
放下箅子,继续舀汤。
不行,万一喝了这汤,都开始拉肚子,岂不是得不偿失了。
……
最终还是决定重新做一锅汤,虽然有点浪费,但如果生了病,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治病呢?
去年,我就是吃了前一天晚上做的菜卷,结果没一会儿,就开始上吐下泻,头昏脑胀。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去医院了,只好找一个开门诊的朋友来家里输液,又花钱又受罪。
这应该就是及时止损吧!
就像我们,在哪里吃了亏,走了弯路就纠结着死不放手,或者一条路走到黑,岂不是要吃更大的亏。
我们及时发现吃了亏,走错了路,回来继续开始,才不至于发生南辕北辙的悲剧。
就像我的学习之路,发现哪个老师的课不怎么样,哪本书不怎么好。就在这儿僵持着 ,不换别的别的书,也不买别的课 ,因为觉得钱浪费了,了。可是继续学这个吧,又学不进去,时间就这样晃荡过去了。
最近才发现这个道理,原来暂时听不懂的课,看不明白的书,也可以放一放,也许是自己的理解力太差。先看容易的,听简单的,等学到一定程度,理解能力提高了,也许就能看懂了。
幼儿园学生学习不也是一样吗,原来怎么也学不会的东西,等到了小学,才发现幼儿园的东西太简单了。
一锅鸡蛋汤可以引发这么多的思考,只要你留心去发现,去思考,肯定能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