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很慢,现在没有喘息的机会,时间焦虑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
我有一个同事以前在下班的时候总是很焦虑,她非常担心堵车后不能按时去幼儿园接儿子回家,这个是时间不可控的被动焦虑;
也有人纠缠在一个个清单、一个个待完成任务以及拖延症的对抗中总会有时间的压迫感,这是拖延带来的时间焦虑;
还有人每天在进行各种打卡,学习,但是时间不够用,总是到很晚,甚至是白天的一堆计划总是不能兑现,但又不甘心,久而久之养成了报复性晚睡的习惯,这样的时间焦虑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我属于第二、第三种混搭的时间焦虑,你属于哪种呢?你的焦虑我都懂,每一份期待都是用时间砸出来的,今天的拆解我所用过的缓解时间焦虑的方法。
关于时间的管理有很多工具、书籍,比如番茄工作法、宇哥分享的GTD工作法、原新东方老师艾力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都有不同的时间管理办法。方法无数,简单、有效、当然最重要的能持续帮你解决问题的才是好方法。其中番茄工作法是我使用最多,简单易操作,亲测有效,相对于GTD是一种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我已经安利给了身边无数的伙伴,他们都反馈都说很管用。
具体怎么做呢?轻松3步搞定
step1:对大任务进行拆解,列出计划清单
在开始前先想想怎么做,进行设计和规划才是行动前最重要的一步。
以我写报告为例,我来回放下是否用番茄钟的两种不同模式。
不知道番茄钟的时候,特别是我们集团的科技项目申报的时候,因为牵扯的内容比较多,我就得提前酝酿,意识上觉得是个大块头所以总是寻找整块的时间,迟迟没法开始,所以总是在拖延,在拖严中焦虑。快到deadline的时候总是加着班、熬着夜踩点完成。
后来用了番茄工作法后,不会一股脑的开始,对并对大任务进行拆解,制定具体行动清单,设立好时间节点,比如研究背景、项目主体、支持条件、成本核算,每一板块继续细分有具体的任务清单。当我状态好的时候、时间充裕的时候会选择进行比较核心的分析,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的时候搜集下资料、行业信息进行背景资料的整合,也就是每次行动只选择其中一个小点,就不会有大块头难以实现的压力。扫清了拖延症的精神压力。
列清单可以是拿张纸记录下来、或者思维导图、借助于工具记录。
说到这里呢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比较推崇列清单这个好习惯,哪怕是去超市购物、回复消息,清单列好目标也就明确了,以下是小姨妈手绘的关于列清单的思维导图。
step2:开启25分钟的番茄钟并行动
开启番茄钟后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保持高度的专注,常常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
番茄钟这个源于创始人当时用了一个红色的厨房定时器计时,形状很像番茄,由此而得名。
有伙伴心里会在想这个25分钟的设定有没有讲究?没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工作性质或者工作节奏来设定,但是开始的时候建议25分钟,考虑到更容易实现,不容易被打断,另外不建议频繁调整这个时间间隔,确保时间的节奏感很重要。
当然也不会一开始番茄钟立马就能进入状态,我们可能需要多次的练习、重复、适应,帮助我们养成一启动番茄钟便能立即开始的好状态。
说到这里我再分享一个场景,比如读书,作为输出型的成长者,输入不可缺少。但是往往读书的速度又赶不上买书的速度,读书焦虑、时间焦虑相叠加。特别是在时间不集中的情况下怎么实现读书的计划呢?啃一本书300页可能没有时间,但是平均在每天10页就容易很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或者临睡前的时间开启一个番茄钟立即就能开始。
当你焦虑到没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进行目标拆解,然后开启一个番茄钟营造一个氛围立即投入。
step3:做好记录并复盘
当闹钟响起的时候我会暂停休息一会或者继续,同时拿小本本记录所用的番茄钟数量,记录番茄钟的数量有助于与预估时间进行比对,更好的感知时间,便于下次更最精准的做计划。同时记录中断、受干扰、当下使用的状态等。复盘,对当天的计划和时间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按照PDCA的方式形成闭环管理,以便更有效的提高
以上就是番茄钟的时间管理办法,通过目标拆解、开启番茄钟行动、复盘三步轻松搞定,是一种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核心点是一次只做一件事,立即行动;在短时间内保持专注,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
这是时间管理术层的方法论,但实际上时间管理的核心是精力管理,在时间焦虑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哪些是需要当下做的,哪些是可以分阶段完成的,太贪心什么也做不好。以终为始,明确自己想要的然后利用番茄钟让时间最高效率利用。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我们无法阻挡,不必焦虑,尝试着与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