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蕾
2017年5月31日
今天是我的澳洲打工度假最后一天,晚上就要去机场,搭上回国的航班,十几个小时后,我就和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太多联系了。
说起来,其实并不伤感,更何况现在自己还坐在西澳州立图书馆里,悠闲地看着风景,消磨着时光。
间隔年,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概念,却也是最近才在中国大肆兴起的时尚。
我作为一个92年的中年人,毕业两年半,赶了一个晚班车,体验什么叫做:趁年轻,不如去闯。
在我来之前,很多人说搬好了小板凳,等着我讲故事,似乎这是一场被定义的“冒险新奇之旅”。
很遗憾地是,我没有持续地讲故事,没有太多精华的干货输出,也没有激情澎湃地鸡血满满。
也许,经历的奇妙之处,是它永远无法预先想象。
当事情与想象的轨迹出现偏差,才是事情的正确发展规律,才是生活。
如果非要用几个词汇总结这半年的生活,那应该是“意外”和“安定”。
【意外】
所有美好的体验,都来自于意外的惊喜。
因为随机打了个电话,得到了一个市区寿司店的工作;因为要住在市区,交完全部房租后身无分文;因为对房子没有网络不满意,决定退房一直住青年旅社;因为在青年旅社的电梯上和一位女生搭话,气场吻合于是一起去换宿;因为换宿主恰巧要去参加全澳最大的conference,就莫名其妙去做了志愿者还体验了丛林露营;因为想去阿德在Karen家换宿,于是和她参加了教会和Bible Study;因为在网上看到有人想环澳旅行,就说我也一起去吧,两周的无人区旅行就此开始……
一口气写完了大概这两三个月的经历,自己完全没有计划,只是恰好有什么,就去做什么。
记得在新加坡工作时,人们会在年初就规划好整年甚至几年的旅行计划,买好Package,定时定点地安排人生。
这种秩序感,带来安全感。
我们常常都在这样的安全感里工作、学习、生活、社交,因为能掌控生活的人,被称为厉害的人。
这场间隔年的意义就在于,失控。
每次和家人朋友交谈,他们都不断地逼问我,下一步计划是什么,接下来去哪里,待在这个城市多久,什么时候回家。
每次我都无法给出确切回答,每次我都会被称为“不靠谱的人”。
可是,我们这些做打工旅行的人, 就是这种状态。
如果墨尔本的那个工作面试通过了, 也许我现在正在city里每天朝九晚五,如果当时我跟那个德国女生的车,也许我现在正在爱丽丝泉和她们围着篝火跳舞……
站在上帝视角,这就像一场多线发展的剧情电影,很多情况都是随机发生的,无法预测和判断,唯有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才能完整复述整个故事。
写到这里,感觉脑洞有点大了……
但是,混沌,乱序,自由,无边际,才是这场间隔年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要再问他们,为什么没有计划。
【安定】
当我用“安定”这个词去形容类似流浪者的生活时,略显可笑。
毕竟,无休止地搬家,不停地打包行李,辗转不同城市,在荒野露营,在公园搭帐篷,住过豪华海景小别墅,也待过下着雨的冰冷野外。
不安定的是居所,安定的是心。
我最想获得的能力和品质,是一颗不急不躁的心。
没有追名逐利,没有惴惴不安,没有空洞的高谈论阔,没有焦躁的急功近利。而是,沉下心去,精雕细琢一件事,不慌不忙地成长。
这是我一直以来缺乏的品质,也是在这半年的旅行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当处于四周无人,网络切断,食材有限,衣物简朴的旅行中时,欲望被无限降低,内在自我被不断放大。
朋友们开始围着篝火坐下来,面对面聊天,相互鼓励和赞赏,感受彼此之间传递的温暖。
你开始坐在旷野里闭上眼睛默想,让意识集中到一点,仿佛天地间万物静止。
消磨许多这样的时光,也不觉得荒废时间,脚步落后。
真正的努力和成长,向来不是鸡血满满地一路狂奔,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安定,坚定而沉稳的每一步。
【未完待续】
我多想记录下那些醉心的美景,和一路电影般的情节,那时的心境,无论寂寥或是丰盈,都那么可贵。
这半年的生活,是我送给年轻时代的自己的礼物。毕竟,在最需要奋斗的年纪,能无所事事地潇洒旅行,是一种奢侈。
我没有太多干货送给即将进行间隔年的朋友,只有一句话:不用听任何一个人的故事,没有参考价值。
生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