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长沙橘洲分舵第9期训练营第三拆作业~2019.11.13
选自《博韦商务沟通》P270
【R•阅读原文片段】
为了拿出有说服力的分析性报告,在选择最有效的组织策略之前,要考虑你的受众的可能反应。持接受态度的受众。当你估计你的受众会表示赞同时,采用能够把重心放在结论和对策建议上的结构(直接方式)。对持怀疑态度的受众。当你估计你的受众不同意你的看法甚至有敌意时,采用能够把重心放在支撑你的结论和对策建议的理论依据上的结构(间接方式)。
(要根据受众可能的反应来决定结构是直接方式还是间接方式。)
【I•拆书家讲解引导】
表达的时候,应该先说事实,还是先说观点?在向领导汇报或跟人讲道理的时候,是开门见山好,还是娓娓道来好?
二者的区别在于,是结论先行还是观点先行,然后适当举例(直接方式),还是从事实与论据切入,最后引入自己的观点(间接方式)。
多数人会依照自己的性格和习惯来决定表达的顺序;性子急的就开门见山亮观点;性子慢的,就水到渠成慢慢讲。
还有些人说,不应该依据自己的性格,应该依据受众的性格;如果领导性子急,就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否则就娓娓道来。
强调一下,间接方式的表达,要求在开头的时候受众根本听不出你的观点是什么。等你亮出观点的时候,他们已经跟着你的思路走了很远了。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新学期开始之初,导师B教授还有一个招生名额,经前期联系,一名新生C想加入B教授团队。
B教授想给其分配我目前负责的课题,但此课题要求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难度较大,故B教授希望我在周五下午亲自为新生C介绍演示仪器并及时给予B教授反馈。
到了约定时间,在实验室里我向新生C介绍了仪器的原理及组成部分,并希望其打开心扉,了解内心真实想法。发现新生C原本是另一个专业方向,由于联系原方向的导师时间较晚,担心没有导师留有名额,加入B教授团队是无奈之举。另外了解到新生C物理等理工科目基础较差,很难快速上手新课题,深入科研的意愿不强烈。
了解其真实想法之后,帮其分析并解决了原专业老师名额不够的问题,使其又坚定了回原专业的信心。
仪器介绍工作完成之后,我拨通了B教授的电话。大致的汇报内容如下:
B教授,经过交流,我不建议接收他进入课题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新生C被迫转换研究方向,才联系的您,其本身意愿在原专业,而原专业是有名额缺口的,在了解原委之后,新生C又决定回到原专业;其次新生C本身专业知识背景较为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具备深入研究本课题的能力。综上,不建议他加入课题组。
报告全程不超过半分钟,B教授听完,直接说:好,那就依你的意思,后面我再短信告知他。
先结论后论据的表达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信息输出效率和B教授的信息输入效率,节省彼此时间的同时,也给B教授留下较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