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困难的背后是渴求完美,其根源是安全感的缺乏。无意识的“不敢”,会被当事人有意识地说成“不愿”,并最终以行为层面的“不能”来呈现。对这样的心理动因,我洞若观火,一望便知。
那天,小伙子落座就跟我说他患有选择困难症。我忙问:“什么是选择困难症?”
他有些不屑的看了我一眼:“难道你没有见过?”
我对这种“不屑”十分熟悉,也可以说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因为它是通过我的提问而创造的——这种提问是以无知的方式示弱,目的是实现对求助者的控制。
只凭小伙子落座时的神态,我便感受到了他从内向外散发着的傲气!
我笑着说:“我当然知道选择困难症,但没有两个有选择困难症的人表现是一样的,因此我想知道您的选择困难症是什么样子。”
他开始思考,那种“不屑”被“认真”替代了。
他举了个例子,说后天要去北京见女友,是坐飞机呢?还是坐高铁?已经纠结了一周了,可至今还是不能做出决定。
在这一周的时间内,知道他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有建议他坐飞机的,也有建议他坐高铁的,并像以往那样给他罗列各自的利弊;而女友的建议更直接:抓阄!
可他利弊都知道,阄也抓了好多次,但依然在头脑中痛苦地选择着。
“您觉得我该如何选择呢?”
当听到他将“你”换成“您”的时候,我知道他对我的态度已经变化,就决定挑战他一下。
我看着他的眼睛并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说:“如果我是您的女友,一定不会让您抓阄做选择,而是直接跟您说别到北京了,因为您根本就不想见面!”
他本能地回应我:“不是这样的!”
我肯定地说:“您再想想,其实就是这样的!”
他又说“不是”,但这次否定我时的语气就有些软了。
我没有让他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继续跟进:“其实,当您在向我描述自己做不出是坐飞机还是坐高铁的决定时,我就已经感受到在这种选择困难的背后您所隐含着的动机了。”
这次,他没有否认。
在有了以上铺垫后,我说“不能做出选择的实质是不选择,不能做出决定的实质是逃避”。为了让他理解,我还举例说“半死不活”的实质是“活”而不是“死”,“半推半就”的实质不是“推”而是“就”。
我说:“您不是不能选择,而是不想选择或者不敢选择!”
有必要声明,这样说是有理论依据的:选择困难的背后是渴求完美,其根源却是安全感的缺乏。
无意识的“不敢”,会被当事人有意识地说成“不愿”,并最终以行为层面的“不能”来呈现。
经验让我对这样的心理动因,洞若观火,一望便知。
问他:“您知道您为什么不敢吗?”
他摇头。
我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他举了个例子。
我说,在我的研究所附近的山上有块墓地,阴森森的,如果让他的母亲晚上在那里住一宿,母亲肯定不敢。我说,我有个办法立马就能让他的母亲由不敢变成敢,比如将他绑架了,然后告诉母亲,如果母亲不在那墓地里去住一宿,她的儿子就被“撕票”。
“是什么让母亲由不敢变得勇敢了呢?”我问。
“爱。”他答。
接下来我没有跟他探讨有关爱的问题,更不会跟他说不能选择是坐飞机还是高铁去背景是因为不爱女友,而是问——
“我能帮您什么?”
都15分钟过去了,我还没有跟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