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没有练字,三天没有听VOA听力,几天没练口语,几天没写日记,几乎完全打乱了我本应有的安排,而这样的耽误,竟然是因为作业。其实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星期,从作业开始一点点增多的时候起,我就该预料到这样的过程。该怎么说呢,在没上大学之前一直以为大学的作业不过是跟高中差不多吧,上上课就会写了,然而事实证明我错得很离谱。大学的作业应该分成大作业和小作业,小作业容易应付,大作业才真的是伤脑筋。我是一个刚上大学的菜鸟啊,在什么都没了解之前就得会做各种作业了,论文?报告?采访?视频?全部一起来。才明白什么叫心有余而力不足,整日整日地想,我该怎么写,该怎么做,lm really crazy!抓着头发,我已经在心里默念了无数遍。但是没有用,还是要继续做。
有时候我会在心里极其生气地吐槽,为什么什么都不教我们就让我们开始做各种形式的作业呢?甚至有些即使讲了我们依然一脸懵的,就只能带着迷茫继续做下去吗?这样有意思吗?能达到他们想要的什么效果吗?我不得而知,一度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我却慢慢发现,带着无知去探索出来的知识似乎来得更厚重,虽然并不能说我从中学到了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东西,但是每次逼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回头看的时候都觉得特别不容易,交上去以后会很期待,反馈回来以后会真的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不好?我该怎么去完善?从不懂到一知半解,最后或许还是半懂,但是对于我这样刚起步的人来说过程太坎坷了,我会格外珍惜自己能从中学到的东西,特别是真正体味到“逼着自己去优秀”这句话。
这一周以来,好像经历了很多事情,参加了英语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写完两千多字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这些于我来说都是大事。从最初的朗诵比赛,面对只有自己班的同学,我在下面已经抖得不行,紧张到手掌冰凉,甚至一度觉得自己都不能思考了,害怕自己一站上去就把稿全忘了,害怕别人说自己不行,害怕看到他们的眼神等等,就差没临阵脱逃了,但最后我还是站上去了,磕磕绊绊还算流利地朗诵完了,只是完全没有自己所想的效果,不甚失望。周六参加了演讲比赛,坐在观众席上看着一个接一个上去的人,我嘴里不断地念着自己的稿,完全不知道上面的人说了什么,明明就一分多钟,眨眼就过去的时间,那时候却觉得要多难熬有多难熬。号数越临近越发紧张得不能自已,好几次想放弃,但又不甘心,只能努力平复自己的紧张情绪,依旧一遍遍背着稿子。看到前面几个舍友发挥得都不错,心里坦然了一些。等到真正站起来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完了,我第一句是什么了?无比紧张地走上讲台,两手握着话筒,表情僵硬地看着评委,脑海里不断搜索演讲稿的信号,但是我还是卡带了,停顿了几乎十几秒,最后接上来的甚至不知道对错。就这样下台了,重新坐回去以后发现自己平静得很,甚至觉得自己刚刚的紧张如此匪夷所思,why?我也不知道。其实重要的并不是结果,最初我也只是抱着锻炼的心态参加的比赛,只是不想放过任何一个让自己逼自己成长的机会罢了。回来的晚上坐在书桌前硬是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把规划书写完了,极度疲乏,但又非常舒心。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对别人来说那么容易的事情我却做得如此艰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机会去锻炼,或者说从来没有寻找和把握过,在伞下只看到了自己的一隅之地,没有风雨,没有烈日,只有用幻想为自己筑起的城堡,一旦离开伞便会轰然坍塌。我没有那么多去看伞外的世界的机会,也不曾为自己寻找过,就一直得过且过着,然而现实却一次次告诉我,你活得太轻松了。是的,我就像一个菜鸟一样,几乎什么都不懂,内心却又敏感得脆弱,不敢尝试,害怕失败,不敢去寻找机会,害怕承担风险,前怕狼后怕虎,一次次退缩,一次次自责内疚,也曾一次次逼迫自己。我想我要的并不是这样,我想要一个勇敢的自己,我想要一个有能力的自己,我想要一个坚定的自己,我需要这样的自我。只能不断地逼自己。
逼着自己前行吧,愿我挣脱伞下的世界,勇敢去拥抱伞外的世界。To be a better 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