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得到app上研读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系列课程,每天跟随李笑来老师更新一个简单但又经常被我忽视的思维,让我不再焦虑,反而变得很安心。
这个课程实际上是我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花199元购买的,老师开课时间是去年7月份。
我记得当时购买的时候我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有时间就一口气看10篇,那一刻自我感觉收获了满满的能量。
然而,睡一觉能量消失殆尽,一夜回到解放前。
久而久之,我就放弃了跟读。
02
然后我跟很多人一样,就有“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最近耐心地研读、思考,才让我找到了答案。
答案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仔细认真地思考过这些道理,更没有把这些道理运用于生活。
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清楚我们脑子里存在的这些概念,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对这些概念有准确或者清晰的定义。
就比如说李笑来老师谈到的:
什么是“分享”?
我们大多数人以为的“分享”,就是把好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儿享受。
如果仔细思考,真的是这样吗?这个定义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因为好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的,然后你才能拿出来和大伙一块儿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分享。
再比如我在派克《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概念:
什么是“爱”?
在我看到这个概念之前,叫我去定义什么是爱,我只能想到的是,爱是无私地付出,希望对方越来越好。
但书本给我了一个清晰,并且我认为准确的定义。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与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我的理解就是:真正的爱就是爱自己,同时也爱他人,彼此间心灵不断成长,心智不断成熟,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03
准确地认清这些概念有什么作用呢?
比如认清“分享”的定义,作用就是,当你在想要跟别人分享一件事情,或者像我一样写文章跟大家分享的时候,那你首先会问自己:我对于我所说的,或所写的有没有理解?我这样说,或我这样写别人也能理解吗?
通过这样的思考,那你就会养成一个正确传递信息给别人的好习惯,让别人也因你的信息或思想而受益。
再比如认清“爱”的定义,作用就是,当你意识到自己爱一个人的时候,那你会思考:我爱他,但我不能丢失自己;我们之间真正的爱应该是相互成长的,如果处于相互伤害的模式,是不是应该沟通,若沟通无效是不是应该放弃?
这样的思考过后,你就会秉持着“爱自己,同时也爱他人”的价值观,那么在实际交往中,不会因过于爱他人而丢失自己,更不会过于自私。
04
那么,如何养成搞清楚一些重要词汇概念的习惯呢?
1. 多读书
一般一个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为了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他所讲的内容,肯定会对其讲的词汇进行解释。
就如我前面讲到的“什么是爱”,就是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对其进行的解释。
那么多读书,就可以促使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理解这些简单到被我们忽视却又很重要的词汇。
2.勤思考
看过《罗辑思维》《奇葩说第四季》的朋友肯定知道,罗振宇在演讲或者辩论的时候有一个思维,就是对词语进行解释,从而引申他的论据或观点。
这实际上是罗振宇在论述一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
那么,勤思考也可以帮我们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思维过程。
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这些词汇概念,其意思就是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理解它,从而引申到自己熟悉的内容上来。
3. 重践行
前面多读书、勤思考,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
李笑来老师用《把时间当朋友》整本书为了阐述“一切都是靠积累”;
而七年后,用《七年就是一辈子》整本书为了阐述“大脑升级靠践行”;
可见,积累+践行,对于我们的人生有多么大的意义。
而搞清楚一些词的概念就是积累的起点,也是行动的源头。
因此,不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想一下,想一想这什么意思呢?我该怎么用呢?
我是金娜,希望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