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禅寺,即坐落在东山上。
王阳明与冀元亨越过了几重山,渡过了数道水,来到东山的入山处。
驻足歇息,抬头四望,端的是一座好山!只见百仞峭壁高耸入云,上面云雾缭绕,朱红色的阁楼等建筑若隐若现,恍若天上仙境。
在山脚下,松柏挺立,傲视苍穹,一条崎岖山径直入山林深处,一派幽清境地。
可是天公不作美,正当想要登山的 时候,却突然下起雨来,尽管不大,淅淅沥沥的,但两人没带雨具,倒也是一桩麻烦事。
冀元亨看了看王阳明,问道:“先生,下雨了,怎么办?”
王阳明抬头看看天空,笑着说:“好啊,惟乾,这是老天爷给我们助兴来了。走吧,到山顶看风景去!”
两人相视一笑,开始冒雨登山。
山路曲折,盘旋而上,愈往上愈陡峭,被雨淋过之后,泥泞路滑,更加难爬。
上天好像要考验他们的意志一样,狂风大作,雨越下越大,很快就把衣服浇湿透了。仗着风势,大颗的雨滴像鞭子一般抽打在脸上,让人感到一阵辣痛。
王阳明眯缝着眼,仰头向上看,只见狂风暴雨激起漫天雾阵,灰蒙蒙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他胸中的一股激情,被天地间这雄浑的气势引发起来了,哈哈大笑道:“古人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千古名句,只要心灵通达,便可超越一切穷困之处。我们今天倒要与天公比试比试,看看谁是最后的胜者,亦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冀元亨闻听此语,精神一振,与王阳明手挽着手,奋力攀登。
爬到半山腰时,雨势略小了些。
两人经过与风雨险途的一番搏斗体力消耗甚大。冀元亨抬头仰望,眼看还有一半更加陡峻的山路,纵有雄心壮志,心头也不免一阵发怵。
王阳明停下脚步,俯望其下,雨雾迷茫,令人生出一种登高凌云、超脱尘寰的感想。
他似乎觉察到了冀元亨心中的畏惧情绪,便说道:“生生不息谓之仁。一个人心中要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永不停止攀登,才是生生不息的功夫。”
停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道:“还记得我给你们讲的知行合一吧,登山即如行路,哪怕山高路远,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出一步又一步,持之以恒下去,总会到达终点。如果你不行动,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原地上。”
冀元亨知道,这是先生在借登山之事点化自己,他点点头,心中的畏难情绪荡然无存,凭空添了无穷力量。
他们继续往上爬。
雨已经停了。
然而,愈接近顶峰愈艰难。冀元亨感觉体力消耗已接近极点,他只是凭着一种超绝、顽强的信念在支持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离山顶已经很近了,两百尺,一百尺……
他将意念贯注于形体之中,似乎对当前的每一个感觉都非常清晰,但却不去刻意分别它们,也不再理会什么困不困难,只是一心一意,埋头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冀元亨感到熬过了最艰苦、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后,疲惫仿佛奇迹般地不见了,呼吸似乎也不那么急促了,莫名其妙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活力和耐力。
这时雨已住,天已开,一片云雾飘过来,冀元亨顿觉飘飘欲仙,一瞬间,忽觉自我没有了,整个身心与天地大自然似乎融合为一体,一种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感受从心中生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其实,做任何一件事,要坚持做下来,凭的就是毅力,也就是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身体困乏、心理倦怠等情况,要控制住自己的身心,就要磨炼出超强的自控能力。
当似乎身心俱疲时还能不能坚持?还能不能让内心仍然保持清静?这时的关键就是要掌控住自己的感觉。
很多情况下的所谓困乏、倦怠等感觉,并不是我们真的疲倦得再也承受不住了,而是因为自己的意志跟不上,在脑子里反复对自己说:“我累了,我累了……”结果这种信息反馈到身体各部位,就会真的感觉到自己疲惫不堪。
要打造一种超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要从根本上下手。在感到厌烦、困倦的时候,就给脑子下命令:“我不理它。”虽然在外在的形体上,有这样那样不舒服的感觉,但只要心定在一个更深层次的感觉上,不去管它,那些外在的感觉就奈何不了自己。
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这样锻炼,认定自己的本体意识是清净无染的,不管你有如何不好的感觉,都不要与这种不良感觉相合,甚至连那些所谓好的感觉也要超越它,不以它为意,一切自由自在。这就是在练本体意识的一种自控能力。
以上内容摘自《王阳明心学全书》
“ 知行合一”我理解就是保持身心一致。如果心里充满了矛盾,觉得这件事太难了,这种感觉反应到身体上就会觉得实在太累了。心在放弃还是继续中徘徊,身体就会提醒:我真的没力气了,还是放弃吧!
我喜欢一个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行走,走好远都不会觉得辛苦;相反,我不喜欢逛街,有时跟朋友出去逛逛,走走停停我还很快就会觉得全身酸软很累。
儿子本是个脾气有些急的人,只要喜欢的事做事情的效率就很高。奶奶却经常说他性子实在太皮,做什么都能拖拖拉拉。后来跟他相处我才发现只要是他不想做又无力反抗的事都尽量拖过去。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他会花比做还多的时间来抱怨。
前天出去爬山,路有有陡走起来会有些吃力,还没走多远就已经气喘吁吁,再抬头看看路,离山顶还远着呢。想起海文颖老师在书中讲到自己爬山的故事,尽管前路坚辛,只要一步一步踏实向前就终能到达山顶。于是我放下对前路的畏难情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让心回归当下。脚似乎也有了力量,不知不觉就爬上山顶。
身体听从于头脑的指挥,头脑的想法则来自于心的感受。知行合一就是要给心灵积极的暗示,坚定的相信自己能做到,只关注于当下的行动,身体就会自然的去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