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茶事#第4次茶会,主题是清明,龙山龙井 vs 狮峰龙井与原产地碧螺春 vs 非原厂地碧螺春。
1
两种龙井(以下分AB来表示)
还没有泡的 A 叶子小一点,颜色黄一点;B 叶子大一点,颜色绿一点。
丫头双弓同时倒茶,A的茶汤稍微颜色更浅,入口味道瞬间散发,味道偏浅;B 呢,俗话就是“炒米糖开水”。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区别?」
「AB 其实都是在杭州,所种植的地形盆地地形,太平洋暖气流流进的地方。集聚湿气,导致这里的茶树照射更多的不是直射光而是散射光。同时昼夜温差,茶树生长得更好。」
「A 是产自梅家坞的龙山龙井,B 是产自翁家坞的狮峰龙井。A 所在的地方由于地形低 2 摄氏度,新的茶树树种,所以茶叶比较嫩。」
「而狮峰龙井才是批量顶级,种植地一定是砂砾土,茶树种植在朝阳面。」
「在制作的时候,由于茶树老一些,也许偏大,纤维素高一点,需要高火炒,否则叶片杀青度不够。」
「对了,观察到这次泡碧螺春为什么不用茶壶或者茶碗?而用这个大碗……」
「这个叫「毫盏」,使用它的缘故是因为泡的时候温度可以瞬间下降,同时让香味沉下来。」
2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zhòng),
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堂双燕归。
3
「碧螺春?」
「嗯,这是今晚的主角,已经有 1000 多年历史。今天给大家品尝一下原产地碧螺春和非原产地的区别。」
「那原产地是哪里?」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
「那这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采摘后需要分拣,这过程同时萎调的过程。农民分拣出一芽一叶,其他为鸭脚板,农民自己喝。」
「在这里说说八卦,去到当地我并不太喜欢喝正经的茶,更喜欢叫农民给点茶末。在制作的时候,芽尖最小的地方都在茶末里面。而这个地方是鲜爽物质含量最丰富的地方。你这样一问,农民还觉得你是谁呢,喝我家的茶末。」
「然后经过 200 度以上的杀青,再卷曲成螺。」
「喝过正宗碧螺春,其他的一喝就知道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对比两款碧螺春,一款深绿,一款黄黄;一款多毛,一款少毛;而喝下去的时候,实在明显了……」
「所谓一喝就知道是因为伪造不了,非原产地的茶汤更硬,也就是说茶汤颜色更深味道更浓。」
「这应该是一股清流和泥石流的区别吧。」
「对了,观察到泡碧螺春的时候并不是使用茶壶或者传统的茶碗,而是用这个大碗?」
「这个叫做「兔毫盏」,使用它的原因在于泡茶的时候温度可以瞬间下降,同时让热水倒入形成一个向心力,茶叶下沉,白末像雪花一样铺在上面一层,让香味持续沉淀下来。」
4
润碗,茶汤上的飘雪,碧螺春在下面一点点地展开每一片叶子。
想起日本诗人小野写的诗:
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