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组织、运营
这是奇丰同学经常和我提起他们公司管理六字方针。大意就是第一步确定好公司的战略方向,第二步围绕战略找到能够胜任的人,做好组织工作,第三步就是制定各个模块的运营目标和运营方式,根据实际运营结果调整运营策略,优化组织结构。有了不断进化的组织与高效的运营结果做保证,才能为战略的优化提供源源更多的素材。否则战略就是一个没有数据的大数据算法。
昨日,人民大学战略研究中心的田老师在我的酒馆喝酒,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理论的书读得太多,研究的CEO,没一个把企业做的好的。
第一时间就对这句话深表赞同,因为这句话也是说明了同一个道理:想的太多,没有结果作为思考的素材,是不可能把想法落实下去,无法做出大事业的。
创业思维和小老板思维
经过了整整两年的线下开店之后,终于要开启自己的线下创业了。之所以把现在叫做创业,是因为终于开始要用创业的思维去从事线下的餐饮工作了。
那什么是创业的思维呢?
创业的思维与小老板的思维是相对的。主要体现在三点:
1、看边走边,还是看三步走一步
2、自己做,还是团队在做
3、人治还是法制
这三点也分别对应了战略组织运营。下面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试图描述一下这三点的区别。
1、边走边看VS看三步走一步
过去的两年自己就是小老板思维,虽然开了两三家酒馆,但基本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家店铺开好了,再去寻址再去找第二家店。虽然也有想过以后要连锁,做品牌,但是基本都是流于自我安慰的层面,并没有经过深刻的论证。
而创业思维要求明确自己的方向,比如要做什么类型的店铺,要做多少规模,接着的是根据这个目标来规划后续的所有工作,而不是骑驴看唱本,边走边瞧。
2、自己做,还是团队在做
从选址、装修、招聘到运营,所有的工作都是亲力亲为,实在干不过来的,也是尽量找亲近的人先做,最后才是对外招聘。招聘人时,也是对成本为第一考量,不太注重长期的效益。
于是经常会出现,服务员请假了就自己上,厨师请假了就临时找个厨师朋友来帮忙,这些人大多是适合做执行的,但是偏偏把他们放在了很多需要主动思考的位置上,因此有很多后患,产生很多坑,需要自己的填。
有句话说,找对了人,事情就做完了一半,找错了人,事情暂时少一半,总量多一倍。
想起之前的CEO和我说,做事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左膀右臂,现在的自己就有这样的感觉,缺少左膀右臂,尤其是能思考的左膀右臂,甚至有时候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四臂来解决问题。
如果是一个团队在做,那就不是一群人。二者的区别在于一群是往往没有目标,或者个别人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往往也无法领导所有人。而一个团队,则要求团队里的每个人在自己的角色上都有主动思考的能力,主动执行的能力。比如一个足球队,一个篮球队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一个团队,就是因为他们互相分工却又能独立运行。
3、人治还是法制
自己经营的这三家店,每家店几乎都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上下班没有明确的时间,卫生、财务等各个方面也基本都管理的比较松散。甚至有两家店都没有单独的一个负责人,是由两个人进行负责的。
而法制就是,有明确的制度(即使数量少),但是制度能够严格的执行下去,还要有明确的KPI,明确的考核。这是战略组织运营三板斧中的最后一板斧。这个斧子的威力大不大,取决于斧子是否锋利。一把锋利的斧子,使用起来快准狠又省力,不锋利的斧子,使越大的劲,不但效果不好,反而对自己的伤害也最大。
一道栏
从小老板思维到创业思维的跨越,是我必须要跨过去的栏。刘翔跨七步上栏,之后连续跨域13个栏才能冲到终点,才可能拿到冠军。少一个栏都不行,上栏前,栏之间多一步就可能导致步伐全乱,满盘皆输。
战略组织运营的六字方针,希望能够成为自己跨越这道栏的杀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