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接到好友打来的电话,说我们班xx孩子在校门口大哭,不愿意进教室,问她,她说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经常打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伤心极了。我说,等一会儿我到学校之后了解情况再说哈。
下课期间,我把xx叫到我身边,轻轻地问她:“孩子,听说你一早来学校在校门口大哭,告诉老师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小家伙停顿了一下,怯怯地说:“是王xx打我。”
“哦,你们之间发生什么了呢?”
“下课的时候我也没有先打他,他就在我的肩膀上这样打了我”孩子边说边示范。我接着问: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孩子想一想说:“一年级的时候.”“经常打你吗?”“只有那一次”感情上学期的事情现在还记着呢!不对,她还有事情瞒着我,一定没有说出今天为什么哭的真实原因。我双手握着她的手,眼睛看着她,我坐着她正好站在我的面前,目光正好与我平视。我说:“孩子,你跟我说说,今天到底为什么哭啊?”她眼眶马上有些红红地,有些小小的激动“爸爸给我拿的钱我刚刚买的写字用的临帖,昨天中午我出去上了一个厕所,回来就不见了”说完眼泪就出来啦,声音带着哭腔 ,原来这才是真正触动她哭泣的原因。我说,这就对了嘛,有事情一定要先想办法,你看求助老师就是一个好办法呢!我让她先回座位,一个小小的想法随之在脑海中浮现。
上课铃响了,常规课堂组织结束,我没有像以往那样随之行课,而是面带笑容,环视四周,孩子们自然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啥药,还有几个做小动作的孩子看我盯着,都不好意思地重新调整了坐姿。成功把孩子们的目光都聚焦在我的身上了,现在,我该开始表演了。
我一本正经地开始了我的故事演讲:昨天,xx同学买了一本很漂亮的习字帖,下课的时候呢放在桌子上,回来就不翼而飞咯!李老师觉得好神奇哦!可能是习字帖在xx的书包里呆得太久,自己长了脚或者长了翅膀,出去旅游了吧?也有可能是哪一位孩子看着喜欢,想借去看一看吧?话说完,教室里有孩子在轻笑,更多的都是安静。我停顿片刻,接着说,大家看,我们教室里也安了监控,它忠实地记录着孩子们在教室里的一言一行。这时,我听到有孩子说,如过被老师发现了就是小偷了。曾经听一位心理学老师说,10岁以前的孩子是没有偷这个概念的,要么是用这种方法满足好奇心,要么就是求得老师或者家长的关注。我们成年人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随便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于是我接着说,当然我知道借xx同学这本习字帖的孩子肯定只是想看一看,李老师看到好看的好玩的都想多看一看呢,喜欢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天性,这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呢我们一定要经过东西主人的许可才可以哦。说这句话的时候班上很多孩子跟着我附和,看来,道理大家都是懂得,保护好这个孩子的内心不受伤害才是重点嘛。我继续说,我想啊,这本习字帖肯定完好地带在这个教室的某个柜子里,李老师希望在下午上课之前,这本习字帖能安全完好地回到她的主人身边,因为旅行一天了,它也该回家了。
下午上课,我问xx同学,东西回来了吗?她开心地说在我的柜子里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行为上犯错是很正常的,他们只是不懂得可以用更好的方法来表达这种需求。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责备不是讽刺 ,而是一个成年人能给到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还有遇到这些事情之后学会求助并引导孩子学会表达需求的方法。
所有的孩子本性善良,我们只需要在以后的教育中保护好这份善良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