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的读书会,两个好朋友分享了小时候妈妈对待自己的方式,碰到丢了钥匙这回事,明明和哥哥一起出去了,妈妈偏心哥哥,不问青红皂白,用手戳着她的眉头,说,都是你不操心,她说着说着眼睛里浸着委屈的泪水,多少年了,说起来她还是委屈的想哭,另一个朋友,她是小时候街房邻居问她个家里亲戚的事情,小孩子家随口一说,就会招来妈妈使劲拧脸的待遇,所以后来就不太敢说话,生怕说的不对,再挨打,后来慢慢就不说了,一颗讨好别人的心智模式养成了,不敢勇敢做自己,唯唯诺诺的性格就养成了,还好自己养的两个孩子很有个性。她们两个人的诉说引起了我的共鸣,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我从小是一个听话到让我妈妈说,要不是我的听话家里就没法过的那种小孩,成天在蚊帐里躺着,一声不吭,从来不哭一声,抓起来会坐了,坐会会走了,不知道啥时候上学了,不知道啥时候长大了,妈妈聊起天会说我没有费一点事长成了大人。长到十二三岁,我因为爸爸的小名叫和尚(奶奶娇养)哪个时候正好演少林寺这部电影,我在学校经常有男生前后围着我喊秃驴和尚,我就生气,谁喊和谁打架,最后打败了所有人。我不怕任何人,现在想想都是哪个时候招来的老师不待见吗?我也不知道。其中有一件小事,我现实想想可委屈,事情的缘由是,当时是夏天天气可热,姐姐在村外的抗大中学上初一,中午回家来吃饭,我在村里上五年级,中午有个卖冰糕的,妈妈给了我一角钱,她的意思是让我买个普通的冰棍,一角钱3个,我和弟弟姐姐一人一个,给了我钱,我高高兴兴去买雪糕,到哪里人家卖雪糕的给了我两个(据说是奶味),小孩家哪想那么多,给我两个我嘴上吃着一个,手里拿了一个,边吃边兴冲冲回家了,妈妈一看,问我几个冰棍,我说两个啊,这一说不要紧,妈妈劈头盖脸就打起我了,我当时也晕了,我也不知道该咋解释,我说就两个啊,妈妈说我不操心只顾自己吃,少拿回来一个,我也傻了啊,妈妈不让我吃饭,大中午的非让我去找卖冰棍的问清楚咋回事,事到如今我知道原因就是因为普通了3个,奶味了就俩个。可我当时我也不知道,我就顶着大太阳满村找哪个卖冰棍的,问问清楚咋回事,后来哪里还能找到卖冰棍的人,我直接去了学校,我记得妈妈找到我学校,还指责了我几句,看你以后长不长记性,叫你嘴馋,叫你不顾人,我可记得当时我缩在教室一角也不敢说啥,这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妈妈可能忘了,可我确长了记性,再有卖冰糕的来了,任凭怎样喊冰棍冰棍,我是不再吃了,我还记得妈妈说,你拿个鸡蛋去换两个冰棍吃吧,我说我不吃。小时候我可能活泼点,经常挨打,我也不知道因为啥就挨打了,姐姐听话不反抗,弟弟小,就我挨打,其实说起小时候的挨打,我心里也没有留下啥创伤,对妈妈也没有啥意见,爸爸从来没有打过我们三个孩子,对我们都很好。
原生家庭是用来超越的,我们都不要在过去的情节里过多停留,我们的眼光要向前看,有未来才有一切,是伤疤还是勋章我们自己说了算,全世界所有的人,只有我们自己最金贵,好好爱自己,自己是自己的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