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发自内心想对他好。优渥的物质条件、深沉饱满的爱意,竭尽我们所能地为孩子好。
有时候事与愿违,不禁思考:为孩子好,我们做错了吗?
父子矛盾:没良心的是谁?
昨天接到一个学员斌斌的电话,问我 “自己是不是一个坏孩子”?
之所以这样问,是他发现自己居然“很没良心”地希望爸爸从家里消失。原来由于孩子自己体弱多病,当过军人的爸爸很是看不惯孩子柔柔弱弱的样子。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拉着儿子一起冬泳。结果孩子重感冒回来,现在连看见游泳池、水塘都害怕。
我后来打电话问了他爸爸,斌斌父亲也很委屈:我这是为他好啊!男子汉,要身体强壮点,怕水像什么样子!
为了斌斌身体健康,这个父亲还真下了一番功夫。天没亮就带着儿子去晨跑,晚上写好作业又去跑步。更别说在家里的扎马步、俯卧撑等动作了,周末全家的娱乐活动也是围绕这些运动进行的。
如此一番半年下来,斌斌还是照样经常感冒。家长一片无奈,他们为了孩子,推掉应酬,挤出时间来锻炼孩子,到头来却换得孩子的“没良心”。
听完这对父子的矛盾后,我问了斌斌爸爸,你有问过孩子意见吗?
问过啊,他不太愿意,但我们这是为他身体好啊!果然,斌斌爸爸回答不出我所料。
孩子眼中:为我好≠对我好
在仔细与斌斌交流后,我倒是挺能理解这个男孩子的。“上次我妈说要给我办体育馆游泳卡,还挺贵的。我就吼了她一句。”孩子在说这句话时,情绪很低落。“爸爸后来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好歹。”当天,斌斌不再反驳父母的决定,默默去写作业了。
但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我心情很恶劣,我居然朝妈妈吼了,她不过是为我身体好。”斌斌很郁闷,也反思自己的态度,胸中的情绪也显得更复杂:一半愧疚,为自己的“不懂事”、“不知好歹”;另一半是“生气”,生气父母又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男子汉。你看,自我的否定居然是来自最亲的人。
斌斌在对抗父母的意志时,多半是无用抗议、沉默继而无为。从孩子的角度看,在与父母为你好的场景中溃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强迫给予法
就算父母给予的不是你需要的,就算他们给予的是使事情化简为繁的,父母毕竟是出于爱而在无私给予。
2.愧疚激将法
由于父母所给予的,往往是使事情化简为繁的,孩子必然会采取一种推推搡搡的态度,在推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用力过猛,对父母造成伤害,孩子只好感到愧疚。
在孩子眼中,父母的这种“为我好”,却不是真的“对我好”。家长的出发点多半是:这个东西是有用的,未来肯定让你有收获。
而孩子的想法就简单多了:快乐至上。如果这个事情让孩子发自肺腑的开心,孩子会很愉快地做下去,毫无怨言;相反,如果是来自家长单方面的强制,孩子也只能敢怒不敢言了。
所有的问题都源自爱
看到这里,家长和孩子可以对照一下,你是否和斌斌一样面对父母时心生无力感;你是否像斌斌爸妈一样委屈,为孩子好他们竟然不领情?
爱很简单,这是种情感;但正确表达爱就很复杂了,因为爱和开车、烹饪一样也需要技术。事实是,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恰恰是“爱”引起的。
“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对于未成年孩子的各种价值观、心态、爱好都处于左右摇晃,蹉跎叛逆不定的时候,父母给予有效、正确观点,引导,无疑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即便如此,我们不该将“为了你好”挂在嘴边喋喋不休,声势浩大如同宣战般形成强势的控制和无形压力。更为糟糕的是“这样做是为了你好”成为某种情绪化表达时,它无疑是一枚定时炸弹埋伏在你和孩子身边,让其关系产生恶或者逆的行为及态度,最终水火不容,半句都嫌多。
爱需要合理表达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道一直就是世界上很难解决的难题,因为你很难用一套教育理论或经验来处理所有的状况。很多家庭矛盾现状是:明明都是从爱的起点出发,为什么最后总是沦落到恨的境地?
事实上,爱不是一个多少的问题,而是一个方式问题。爱,这种情感和“恨”、“嫉妒”、“愤怒”、“悲伤”一样危险,需要小心的输导,合理的表达。
爱得小心输导:少管闲事
家庭教育,太满则亏。营养过盛的家庭教育,却往往发育不良,不是你教得不够多,而是管得不够少。因为,越了不起的教育,越接近自然。我们疼爱的那个孩子,终究要长大。父母能做的,并不是一直拉着他的手,而是放开他,让他有勇气飞得更远更高。
在做一些我们以为的“为孩子好”的事情前,先问问孩子,这样真的是对他好吗?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对待孩子,与他们正经谈话,你把他当成孩子,他就会把自己当成婴儿,你把他当成年人,他才会长大。
三思而后行,教育孩子这项复杂工程拼的是足够的耐心和思考。
爱要合理表达:孩子不是翻版而是做他自己
不要以“为你好”而无畏牺牲父母自己,甚至有时候这种牺牲带来相反的后果。我们父母爱读书,孩子必定耳濡目染爱阅读;家长喜好运动,孩子也不会排斥汗如雨下;父母讲礼貌、工作上进,孩子也会明晓责任与担当……
最完美的教育就是在我们熏陶下,他终究明白了一切;而不是靠着耳提面命强制灌输一切。一个孩子给父母最高的致礼,并不是成为我们。而是在我们的爱中,他终于成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