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乎乎的冬至

12月21日。冬至。广州温度20°-26°,热乎乎的冬至。

往年的这个时候,手上已经爬满了可恶的冻疮。今年,完好如初。

不禁感慨:冬至来了,冬天还会远吗?远!!

今年冬至,一个人过。

下班到市场买了瘦肉、芥菜、青菜、牛肉丸,还有一种不知名的菜头。

瘦肉分成两份,一份和芥菜、牛肉丸煲了芥菜汤;一份和菜头炒成了主菜。青菜洗干净准备下锅,才发现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又放下,放进冰箱,留着明天煮。

虽然一个人吃饭,却也不肯将就。

一个青菜,一个肉是每日必备,偶尔加菜,那就是自己爱吃的凉拌,吃剩下的全部打包第二天中午吃。

以前,一下班就跑,因为要回家做饭。现在,晚点下班也无所谓,因为要回家做饭。变得不急不慢,有条不紊。

每日最享受的时间在厨房。

手机、手机托standby,打开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一边煮饭一边看,乐此不彼。

有段时间追电视剧《锦绣未央》追得厉害,连弯下腰打米的几秒钟都要拎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情节。

身边很多朋友,总抱怨下班自己煮饭很麻烦,要洗菜、煮菜,吃完还要洗碗,倒不如在外面吃得自在。

我不这么认为。

煮自己喜欢吃的菜,对自己不仅是一种物质犒赏,也是一种值得的时间消遣。

大学以前,基本没下厨煮过菜。即使爸妈外出不在家,家里还有姐姐、哥哥,自己不会煮也基本而不是。何况我哥本身就是个爱下厨的厨师,自然轮不到我下厨。

人生第一次煮菜,是炒青菜。炒青菜放水焖的方式,让我哥嫌弃了很久。

第一次做番茄炒蛋,特意打电话请教同学:先放番茄还是先放蛋。

大学的时候,才慢慢开始接触炒菜这回事。说来也是神奇,大学宿舍本就不是适合做饭做菜的地方,怎么就在这个时候萌生做菜的想法呢?

后来,想了想,应该是宿舍的人都不怎么会炒菜做饭,然后自己“自告奋勇,主动挑起大梁”。

其实,那时候,也没有学会几个能拿得出手的菜。只是记住了基本的做菜流程和该有的顺序。

毕业之后,自己租房住,才下决心:我要学做菜,能拿得出手的大菜。

买了两本食谱回家,一本炒菜,一本煲汤。偶尔想出来一道菜,便去请教在做厨师的同学,一个一个步骤记下来。几次实践下来,便又get到一个菜式的做法。

最娴熟的菜式是凉拌,大学舍友她妈妈“传授”给她,她又“传授”给我们的。每次家里有人来做客,总会端出这盘菜。

现在,如果家里来人了(10人以内),一个人基本能应付得来,摆上几道拿手小菜。

还会继续学做新菜式。发现更多美味,寻找人生更多新奇和乐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