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后离开家,开始了住宿舍的集体生活。工作之后离开家,开始了与人合租的租客生活。随着每一次场景更迭,搬来搬去,家也是重新布置了好几回。不久,又将进行一次新的搬家,于是开始思考,到底我的家中该留有何物?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是一部热播日剧,主人公从拥有乱糟糟的房间到空无一物的房间,断舍离的功力轮番增长,最后,连结婚戒指都觉得多余,险些将它丢掉。家是生活,生活的大部分场景在家里发生,因此家里的陈设布置、物件摆放、吐故纳新,都体现着我们对于置物的态度和能力。
大学宿舍六人一间,舍友共处一室,难有私密的空间。工作之后,我曾和一位护士姐姐做室友,我们各自一间屋子,共用其他空间。还记得第一晚入住后,一切安顿妥当,准备关灯睡觉,随手把房间门关上。那一时刻,看见护士姐姐的房门轻轻虚掩,我把我的房门轻轻关上,仿佛与姐姐的生活划开了一条分割线。尽管我们共处一间居室,但是彼此的个人生活,只存在于房门内的那几平米。
那时,我的小屋里只能摆下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写字台,饮食起居和学习休息都集中在这一复合功能的空间。于是我就在想,其实如果对家里的家具和空间做断舍离,留到最后的大概是床和卫生间,剩余内容都有办法用其他方法替代和置换。床使得我们拥有稳定的睡眠,卫生间保证了起居和盥洗,衣柜是我们的身影和出席的场合,写字台是精神世界和未来。
后来,辗转搬了几次家,家里的物件在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削减。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里,我们才有时间和心情放缓匆忙的脚步,仔仔细细关注自己,置装、置物,建立认知,形成自我。随着稳定状态被打破,我们收回仔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重新安置和布局居所里。每逢搬家,都会进行一轮新的断舍离,过往时光里一件一件积累起来的物品进行甄选,淘汰扔掉或者有幸留下。甄选过程的价值判断标准,也随着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入,而一次又一次升级。与其说断舍离是对物,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更是对自己思想的割断、舍弃和游离。
经历过几次搬家和安置,对自己的居室所需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无论房间大小与奢简,需要一处干净的床铺,我们每日在这里苏醒和沉睡,它流淌着我们汲取来的和消耗掉的能量,它必须整洁,才能让能量更好的流通。此外,要有一处能够安心写字看书的空间,尽管日常工作再忙碌再拥挤,也要留出一点时间安抚和照料自己的精神世界。
不久,又将进行一次新的搬家。这一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属于自己的小空间。我依然坚持干净整洁的床铺,温馨的书桌,以及经历过一次又一次升级的思想意识。不怕折腾,不怕震荡,越激荡,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