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5 让我的爱化为铠甲而不是枷锁。

  在你需要的我的时候我全力以赴,在你想与生活较量的时候我静观其变。在你需要我退场时我优雅转身。爱你从来都不是为了困住你,而是为了让你独自飞翔时能够有胆有识,既有前进的勇气,也有防范危险的睿智。我今后只做你的退路,不再为你铺平道路,因为以后的路需要你自己摸索,崎岖处也是历练时。谁也给不了你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这才是人来到世间最大的收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的到来不是为了成为父母的序言,也不是为了成就父母未完成的期许。父母的遗憾是属于父母的,这些遗憾是她养育孩子需要借鉴的经验,而非需要孩子需要偿还的债务。

总看到一些所谓的歌颂为母辛苦的文章,什么某某妈妈为了辅导孩子做作业导致心脏病,对于这样的妈妈,恕我不能感同身受,请问您当时生孩子时做好了做妈妈的准备了么。做了妈妈后有没有在用所谓的道理训诫孩子后做过自我检讨,我今日的训导如此的理直气壮如此的饱含深情,但是我真的是在为了孩子好么,真的没有一点私心是为了满足我内心的缺失或是一个大人的虚荣心么。说的直白且残忍一点有没有大人只是在外面受了无能的气,回家以教育的借口行发泄之气。我们只是孩子的父母而已并不是她的救世主,他之所以无条件的忍受这一切,一是因为他此时并无招架之力,不会也不懂自保,极少的经历也不足以怀疑父母的所作所为是否真像说的那样是为了他好。这样的孩子就是所谓到了15,、16岁时容易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他们不是叛逆了他们是懂得了知道了真正的好是什么,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们不是叛逆他们是觉醒了。不再轻易被谎言所麻痹了。所谓的叛逆是家长在感到无法继续控制孩子的无力感后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二是因为孩子可能比父母更懂得如何爱,用接受父母一切的方式爱着父母,但是父母把这种爱当成了孩子对我们教育的认可。越发的自以为是越发的变本加厉。我们大张旗鼓的教育了孩子这么多年,煞有介事的为孩子纠正了所谓的错误。但是我们可曾问过自己,我们所谓的付出真的出于爱么。

  庄子在《至乐》中说,“小布袋不可能容纳大东西,水桶上的绳子太短就不能汲取深井里的水,如此说来,万物是禀受天命而形成形体的,形体虽异却各有适宜的用处,全都是不可以随意添减改变的。” 后面,他又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郊外停息下来,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酒,奏《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太牢作为膳食。海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按自己的习性来养鸟,而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按鸟的习性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鸟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引导她/他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做到能好好把控自己的过程。而非让他符合别人的要求,完成别人的指标。父母一场只是在她/他还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给与保护,在她/他疑惑是给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借父母之名控制左右她/他将要成为的样子。他/她最好也只能成为她/他本来的样子。属于她/他自己本来的样子。

  我也是个母亲,但是我也做过孩子,只要没忘了自己孩童时的心情只要真的是从内心希望孩子好,我们只要稍加用心就可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孩子。爱从来不是表面功夫,他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爱应该是给与者和接受者都能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交流。不是一方施压与另一方的单方行为。爱永远不是捆绑别人的枷锁也不是控制别人的法宝,爱是从内心出发流入爱人内心的一股暖流。爱应该是温暖而明媚的,并非是困惑和对抗。

  如果爱请深爱,深爱并不难,用心给与,用心考量。真正的爱会成为孩子一生的铠甲,并不会化作刺向施爱者的刀剑。刺向母亲心脏的不是孩子的叛逆,那是母亲的控制欲未被满足后的反噬力。真正的爱应该是通过我流向你的那刻我也感受到了温暖。真正的爱让孩子成为她/他自己,并非是为了让父母的幻想成真。父母自己的遗憾自己弥补,人生很长,做自己永远不晚,孩子也并不是阻碍你成为自己的绊脚石,他们是你找到自己的镜子。你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里面有你想成为的自己的模版。借助孩子你看到了对自己的期许,不用费尽心机难为孩子,给自己点勇气做回真正的自己,孩子只是帮助你找的自己但是她/他代替不了你成为自己。他/她也要成为她/他自己。爱从不会变成恨,也不会变成伤害别人的利剑,除非你错把控制当做爱。爱也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用心体会,用心感受。爱自己也爱他人。所有父母都可以与孩子在爱里交流,彼此成就。最终都找到自己并成为自己,成为那个独一无二且熠熠生辉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