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刷微信公众号时,一篇文章评论区的对话,将我高中的回忆一下子拉扯出来。
不记得具体对话了,大概的对话内容是这样的:
留言:“我拼过了中考,却死在高一高二。过不久就高三开学了,我,还来得及吗?”
作者:“来得及”
看到这个留言,触动了我。我仿佛可以看到屏幕后的这个读者焦躁不安的内心,也一瞬间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看到了高三时那个同样焦躁而迷茫的自己。
高三伊始的我,并没有多着急,总觉得还有时间,只要我努力,还来得及。于是,学着班里的学霸买来一堆堆的资料、试题。仍旧是三天打网,两天晒鱼。一下子可以兴奋的学到深夜,又在之后,任它们在角落堆满厚重的尘埃。
高三下学期,一次一次的模考、联考将我那最初莫名的自信打击的体无完肤。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鲁迅先生有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不想做个懦夫!
回想自己得过且过的走完了高一高二的时光,却没有拥有多少真才实学。突然之间,无头无尾,思绪像散落在地的线团,乱的一团糟。越是试图去解开去捋顺,这团线就缠的愈紧愈乱。
再怎样,这颗焦躁的心再也无法掩饰。于是,我开始问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同学,“我,还来得及吗?”无论她们是否清楚我的情况,都会善意的告诉我:“来得及!”心中其实早就知道了她们的答案,谁又会残忍的告诉我,不可能?早已明知答案,不过是为了听一句肯定的回答罢了!为了安慰自己那浮躁不安的内心,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
说到底,不过是自己心虚虚度的光阴,又不甘这么多年的努力,不愿看到亲人露出失望的眼神,依然心怀希冀,相信自己并没有那么差,至少还有颗想上进的心,不是吗?
就这样,我鼓励着自己和周边的朋友,一切都来得及,只要我们现在去努力。可能听起来很鸡汤,但是它没有坏处不是吗?人,有时候很脆弱,我们谁都不能确定在某个时刻,她们需要的是毒鸡汤,还是一声温暖的肯定。但我相信,怀有希望和善意,总是没错的。
如果有一天,有人来问你:“还来得及吗?”请你给她一个肯定的眼神,带着微笑温柔的告诉她:“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