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一种独特的方式,尽管对死者的去世深感悲痛,但在民间的观念中,死与生一样,是一种应时必至的现象,它对于逝者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颇为有益的解脱。所以民间一贯把丧礼称为白喜。越热闹越好。
但到了现今,已不免有点为了做给人看的嫌疑了。
记得我奶奶活着时,总是一个人孤零零躺在那间小屋的床上,甚至请的保姆都只是吃饭时喂喂她,偶尔给她换换尿不湿,亲人们去看她的时候真的不多。父亲身体尚好在老家那十几年时,情形会好许多,每天早中晚一定要去请示汇报一下的,老家里的亲戚后代与保姆也不敢过于地放肆,大面子上是要过得去的,毕竟那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到了父亲罹患癌症无法回到老家守着奶奶后,除了姑姑时时回去看看,其他亲戚们便只是过年会去看看了,因为过年远些的亲戚会来看望一眼奶奶。(真的是一眼,不过三五分钟而已。)大家都是为了面上过得去而看,因为不去说不过去、不去会被人说、不去怕被神灵发现……凡此种种,但绝没有谁是因为想奶奶了,去看望一下她老人家。
但到了奶奶去世,情形就大变了。三天三夜,平时几年几代都见不了的亲戚们都来啦,都孝衣孝帕地守着,各种仪式、各种悲伤(定时女性要跪着哭泣一番,俗称嚎丧),不知奶奶的鬼魂是否感知得到……
前几天,孩子爷爷去世,再次让我领受到了国人的习俗。吊唁大厅里,喧哗声早已超过了哀乐声,除了来时上一柱香、烧一下纸,其它时间,大家仿佛过节般喧腾着。无论来自老家的亲人,还是前来吊唁的朋友,都显得如此闹腾。三天三夜,朋友们一般看看就走了,也有一些是跟着熬夜的,……过程就不细述了。下葬后,所有的人都全部病倒。之前完全靠精神撑着的身体一下子垮掉。一切都是为了将葬礼办得隆重而热闹,免得外人看了说这家不兴旺,为人不好朋友不多……
六年前我父亲去世也是如此情形。三天三夜全靠精神支撑着,甚至感觉悲伤的时间都没有了。仪式一结束我立马倒了, 一病三年。
其实父亲是不愿意这样的,恐怕我们身体受不了,专门留下遗嘱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吊唁仪式。可是怎么可能呢,一是我们也心不安,更是怕别人会笑话我们家没有男孩,连给父亲守灵的都没有。于是,依照习俗了,轻松点的是,我们没有去请那些所谓的先生开道。(说句不敬的话,那些所谓的先生真的具有这种灵性的引领资格吗?不过是为了挣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