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好看了《心流》,里面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对心流体验的一些困惑,其中之一就是有关工作和心流的关系,稍稍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相关感受。
首先说一下,米哈里提出了一个“精神熵”的概念,这当然是借鉴自物理学有关无序的量度——“熵”,一切自发的无力过程都是有序变无序的“熵增”过程,而与其相反的无序变有序的过程则被称作“负熵”。所以,由此,“精神熵”是用来描述意识失序的状态,与之相反的意识有序的状态则是“精神负熵”,也就是“心流——最优心理体验”。
所以,这样看来,心流就可以被解释为内心有秩序、有规则、有节奏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便与我们注意力资源的有效分配密切相关,如果内心有序,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上,而如果内心比较混乱,就还需要从注意力资源里调拨出一部分来维持内心秩序,米哈里认为外来信息和资讯会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造成威胁,进而导致内心失去秩序,也就是产生精神熵。
从这个概念出发,能够解释似乎某些工作情形就很难让人产生心流,比如时不常跑来个同事打断一下,隔不多少分钟就要核对一下进度等等,如果工作性质或情境处在注意力时常被打断的状态,就不得不在打断之后重新聚焦,很难做到内心有序,也很难体验到心流。
再从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来看,大致包括: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全神贯注,知行合一;明确的目标和及时反馈;高度的控制感;忘我状态,时间感改变。那我们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能够满足这些要素呢,逐条来看一下:
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是指一连串有目标且遵循某些规则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投入精神能量,并且具备适当的技巧才能完成。但是,很多时候工作内容往往是无聊且重复的,又或琐碎繁杂,更别提什么挑战性了,另外,工作对于很多人而言无非是一个谋生的途径,所谓工作目标也无非是用来绩效评估时填一填罢了,缺乏挑战和目标自然难以开启心流体验。
全神贯注,知行合一。这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是完全聚焦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上的,是一种“人事合一”的状态,只需要能力和挑战难度形成一种微妙且恰到好处的平衡。但是在平常的生活或工作中,很多做习惯了的事情不需要太多注意力灌注其中,被闲置的注意力资源就会左右飘荡,四处溜号,外来信息就有了更多趁虚而入的机会,比如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会竖起闻听八卦办公室新闻的耳朵,这也是一个产生精神熵的过程,也就是心流的背面。
明确的目标和及时的反馈。我觉得在工作中,这点尤为重要,但恰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不知道目标是什么,对我们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反馈就无从谈起了。绝大多数人会把工作的目标描述为——当然是为了赚钱啊!所以有调查发现很多人在快发工资的那几天心情好、工作状态也会比较好,因为离反馈更近,但并不持久。所以,只能是在工作中学着去确定目标、辨认和评估反馈,才能从中发掘到符合自己期待的乐趣,获得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让人处在高度控制感之中。很多人会把“控制感”和“自动化行为”搞混,这里的“控制感”是一种注意力高度聚焦的状态,比如像赛车、探险、登山或各种极限运动中的人们,米哈里形容这些人并非是追逐危险的病态颤栗,他们真正乐此不疲的是那种“有办法控制潜在危险”的感觉。而工作中往往是“自动化行为”,是“去控制”的,因为太平常、太熟悉、太习惯而无需多少精神集中就可以做的事情,就像是一边开着车,一边听音乐,还能再一边和副驾唠着嗑,早已忘了科目考时的紧绷和慌张。
进入忘我的状态,时间感改变。处在心流状态会让人完全投入到此时此刻,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担心未来,或者怀恋过去,周遭一切与己无关,堪称全然沉浸在当下的忘我体验。米哈里特别提到阅读体验是全世界公认能带来乐趣的活动,也是最被常提及的心流活动。
《心流》中有一章是专门谈及工作和心流的,但感觉也是结合着概念和要素来做阐述的。其中提到“心流与工作的悖论”非常有趣,虽然研究发现,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时候,较少出现在休闲时候,但即便是人们处在工作的心流状态,对于工作的动机却仍然很低,而即便休闲时候的感受体验很差,但人们对休闲的动机却始终很高。
米哈里对这种矛盾做了两方面的解释:一是现代人的工作观念,把工作看成是一种不得不做的负担,这种外界强加的感受会被解读为对自由的妨碍,所以人们会尽可能逃避和远离;二是能够带来心流体验的工作,常常会面临长期、持续、有一定难度的挑战,人们往往很难持续应对这种状态而选择放弃或逃离。
所以,米哈里在工作这一章,如此总结:把工作当做改善体验生活品质的策略,同时精神能量集中投注在塑造个人目标上,无视一切转移注意力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