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61-1911的五十年晚清改革史,并不是一条不断上升的曲线,而是一条倒U形曲线。其分水岭,也就是倒U形曲线的顶点,是1884年的甲申易枢,慈禧将以恭亲王奕訢为首的军机大臣(慈安,曾国藩等等)全班罢免,进入慈禧独揽大权时代。 曲线的前半段,改革的基本趋势是艰难突破种种阻碍坚持向前;曲线的后半段,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减速放缓,最后走向了反改革。开局是慈禧与恭亲王联手打倒支持汉人整顿官场腐败的肃顺,皇权与官僚集团重新和解满汉关系重新平衡的历史,同治,此为同治。朝廷在1890年选中了张之洞,要利用他与李鸿章分庭抗礼,要塑造一位新的洋务改革领袖。后来铁良南下筹款夺权对象也是张之洞,时也势也。后面是袁世凯登台。
与当权者认知统一、利益统一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做点事情不容易。晚清历史,咸丰因为洋人不跪拜而一直回避;张之洞从清流变为改革实权派;光绪的挣扎与抗争;也有很多人到辛亥革命之后还不愿意剪辫子,旧秩序的瓦解需要很多代价,一代人推翻一代人?如何评价慈禧?在转型时代,又以见识最为重要。权术与实力决定了影响的力度,见识决定着影响的方向。李提摩太:真正能够有效帮助中国的,是“开展启蒙工作,恰如广学会所试图做的那样”。而首要之务,正是将清帝国的官员和知识分子带入近代文明,报纸新闻的传播。鲁迅以铁屋子熟睡的人们比喻,惊醒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就不能说没有希望……改革,如何在曲折中实现目标,需要怎么样的智慧,关光绪这样做合适吗,力量具备吗?翁同龢本是光绪皇帝颇为信赖和倚重之人,却在“明定国是”诏书上违逆光绪的意志,不愿写入“专讲西学”字眼,坚持要按自己的理解去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路。这种对抗给光绪造成了巨大的刺激,他不惜自毁羽翼也要罢免翁同龢即是明证。梁启超挺牛的,从革命到改良,中国人适合受专制不能享自由,共和政体不合适;重要的是财富积累而不是分配问题,要重视资本;土地国有行不通……
在19世纪80年代,鲜少有人敢挑战清廷中枢以皇权独断为理所当然的决策模式。一种政治运动革命与否,其实取决于它的政治诉求当中有没有变更政体、重造政治规则的选项。如果有,那就是革命;如果不但没有变更政体的诉求,还采取暴力手段取代现政体,那就只能徒增黎民苦难的改朝换代。就一场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时代转型而言,真正有能力决定转型走向的其实是清廷中枢。立宪派也好,革命党人也罢,其实都是清廷中枢之所作所为刺激下的产物。转型的主导权掌握在清廷手中,究竟是立宪派成气候,还是革命党人成气候,抑或是二者皆不成气候,主要取决于清廷在大变局时代实施了怎样的改革政策。
这不间断的反应构筑起来的历史脉络,不是简洁明了的链式结构,而是复杂难解的网状结构。在这网状结构里,绝大多数历史事件是由多重刺激和多重应急合力造成的。从君权时代结束往民权时代转型,又是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