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准备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大脑里冒出的想法是”先别写,你看看别人的文章再写,你先复习一下李笑来的专栏再写,你网上搜索下永澄老师的文章再继续写,现在这篇文章你还没有框架,牛人那么多你写出来的东西有价值吗……“
于是我的写作热情又降低了一半。这时候,大脑中又有一个声音冒出来了,”*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注意力关注在哪里?“*
此时我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呢?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是不是本能地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潜在的困难和风险上?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也是大脑的的习惯性自我保护。不做是安全的,做了是有”风险“的。在远古时代,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基因很难更多地保存下来。
当我知道我的注意力此时正在哪里的时候,我似乎可以尝试着跟它沟通。
如果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困难和准备不足之上,只会让我不愿意动手去写,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这件事。
我该把注意力放在哪呢?
我可以产出一篇至少1500字的文章,而且这篇文章不仅是自己思考和反思的输出,最好也能够引发有些人的思考和共鸣,引导读者多关注自己的注意力,随时把注意力调整到高价值的事情上。
也因此,我没有选择半途而废,而是继续把这篇文章写出来。
在周末的学习整个过程感觉都挺好的,全身心投入其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但当活动结束之后,有伙伴继续分享时,我突然之间感觉有些不耐烦。是因为时间太晚我想回去?还是因为他的分享有些不适合自己呢?
他的分享内容你能掌控吗?我的不耐烦是不是来自于我的先入为主?
可这对我有价值吗?什么才是更有价值的呢?我把注意力投放在当下,然后将那短短二十几分钟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内容,以及学习借鉴下别人的成长经验。这对我来讲,或许才是更高价值的情。
我们太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过去或者将来,聚在在别人的“不足之处“也因此不知不觉忽略了沿途的风景。
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高价值上
1、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离我们很远。它可以是下一刻你准备做什么?产出什么结果?也可以是未来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干出什么事?
当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时候,他就不知道将注意力放在哪里?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当一个人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更有价值,他就很容易把注意力投放在那些低价值甚至无价值的事情上。
你不仅要日拱一卒,还应该是基于长期愿景的实现去每日积累,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复利。
每一天,每一周,没一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你都需要有清晰的目标。
每次当我在工作上做完一件事后,我都会让自己有个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因为我需要让自己的大脑清晰一下,下一刻我的目标是什么?需要产出什么结果?从而避免让自己一天从头到尾都是忙碌的状态,但却发现自己似乎没有干成什么事。
2、随时调用自己的元认知
这两天经常干的事情是“我在想什么?我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也因此你或许感受到,我的文字好像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我的体验就像是有一个人正在对另外一个人交流的样子。
什么是元认知呢?简单的概括就是你知道你自己在想什么。比如“我很生气”跟”我知道我很生气“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表达。前者只是在表达自己很生气,而后者则是动用了元认知,让自己知道自己很生气。
如果你大脑中没有”注意力“这个概念,你也就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我早在一年前就从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得到认识到了这个概念。有一段时间也非常关注,后来频次就少了。现在看来,不得不承认,这个概念并没有流入我的血液。
而这一次,通过将注意力和高价值联系在一起。也是在时刻提醒自己,你的注意力是在高价值的事情上吗?
当你时刻有这样的觉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于生活的抱怨,对某个人的不满,事情不顺的愤怒,对失去的痛苦……都会随时提醒你需要将注意力转移到高价值的事情上了。
这一份觉知你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或者用语音记录下来。当你体验过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只是简单调整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就会让心情和事情变得如此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