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节。
(一)生活中大家肯定看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越炫耀什么说明他越缺什么。”
在书中,阿德勒心理学提到:“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这个方法就是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
例如,那些想要骄傲于自我功绩的人,那些沉迷于过去的荣光整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业绩的人,这样的人恐怕你身边也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二)自夸还有另外一种复杂的模式,一种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
具体就是指夸耀不幸。就是说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