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4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讨厌自己

        1.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2.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3.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4.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5.~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咋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6.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7.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奋斗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8.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9.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10.将原来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即阿德勒说的“外部因果律”。

        11.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 ——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这样的人并非“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12.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没有勇气弥补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优越情结”,即表现得自己好像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中虚假的优越感之中。例如:权势张扬,骄傲于自我功绩,沉迷于过去辉煌。

        13.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14.夸耀不幸。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模式。……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15.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16.在同一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17.所有的人“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18.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19.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20.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

        21.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22.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23.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24.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

        25.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孩子隐藏的目的就是“报复父母”。

      26.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27.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28.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我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我必须获胜)

        29.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30.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31.为什么把别人看成“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32.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行为目标:“自立”,“与社会和谐相处”。心理目标:“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33.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34.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35.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36.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碰得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37.阿德勒爸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