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终于把《奇特的一生》读完了,依旧觉得震撼很多。
依我看来,这本书和这个人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不只是“时间统计法”(简单这样理解着实很肤浅)。
从对几个问题的解答入手:
第一个是:时间统计法归根到底是一种工具或一种手段,那么,是什么支持(或者说迫使)他56年如一日记录自己的“事件—时间”日志?
是目标!
1918年,柳比歇夫就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这个目标足够伟大,也足够艰巨,使得他意识到自己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努力。为此他甚至不得不制定相应计划,因为不得不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储备—“这项工作在数学上看起来困难极大,我起码要过5年,等数学基础打得好一点,到那时候才能着手完成这项主要任务”。更重要的是,他是个意志坚定的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一辈子也不背离这条道路。
第二个是:为什么需要“时间统计法”?
“时间统计法”是将每天的各项活动和所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形成“事件-时间”日志。这个方法第一个好处是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了什么地方?通过与目标比较可以知晓有没有偏颇于自己的目标。而柳比歇夫也做了很多延伸工作,比如每个月进行总结,每年进行大的总结(他的总结要求很高,包含统计和画图等);另一方面,他可以通过过往经验制定下阶段的计划,因为时间大体可以预估得出来,所以对时间的把握更强。
第三个是:只是“时间管理法”一个工具就够吗?
显然不是。
我阅读的时候觉得不只是“时间管理法”这么简单。
首先是他的分类意识(可能跟他做昆虫学家的意识一脉相承),他把每天的活动分为基础工作和例行工作等第一、二、三类;他把文件编号,装订成册,便于需要的时候快速找到并使用。其次是他注重融会贯通,平时就会积累材料,形成存货。再者是他有意识地向自己提出问题,努力做出回答。
第四个是:他所付出的牺牲?
非常容易理解的是“时间统计法”本身就是一个要求很高,把人当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