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的日子有一个好处,就是看着云变幻着不同样子,一团包着一团,一长条摆在当空。云不只是白色的,还有灰色,那灰色也分好几种,比如淡灰色,深灰色。深灰往往都在云底,形成阴影的样子。也不只是灰还有淡黄色,看久了还有红色,总之各样色彩。
四季分明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选择喜欢的季节和温度,如果嫌弃夏天炎热,那完全可以春天百叶绽放的时候去任何地方。而秋天还可以看落叶希零零掉落,冬天跑到冰面上撒野。
至于夏天,曾经有句关于恋爱的形容,不过我忘了~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对事物的结尾特别有感触,特别会总结经验教训。像做事情要做完,差一步没完都不算这类。虽然实际运用中不能墨守成规,但是总归道理还是有一丝用的。临摹的作品算是从数转移到人再转移到树下的土和草上了,其实本该有的是全面的细致描画,但是我却像忘了一切规则一样,随便的画着。
我甚至都忘了每完成一个阶段就留存下来好作为后续的回首,不过我早就不记得上次保存是什么时候了,大概还是春节前好久以前的时候了,估计那时候上没上色都忘了。
在电脑上作画,很容易给人一种在填色的感觉,仅仅是上色游戏而已,不过好在用的新的软件笔刷的颜色相对真实并且有变化,比较灵活的就是各端数据可调,于是究竟是水多还是水少,都随心所欲和手绘没什么大区别。而纸张的选择也一样可选,于是你究竟是A4纸的质地还是水粉纸都随便你。不过因为这画的上稿阶段是用PS完成的,所以也就相当于还没去试。
我觉得自己是缺乏耐心的,虽然我觉得自己性格本身挺安静的,但是这跟有没有耐心没什么关系。包括上一幅临摹作品也是,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要不是跟原作对比下差异眼见的明显,又外加希望克服这样的问题,所以接着磨了下去。我也相信,对于事物赋予重大的意义对于做事相对容易点,至少你骗了大脑这是值得的事。但是我反倒觉得这样骗自己自己其实是很清楚的,效果只是暂时的。真正能让你把事情做下去的只能是这事做的过程中能有效果,不管这效果需要多久才能看到,又或者怎样巨大。
就像前段时间,我无论说了多少次编程的作用,其实本心我也是真不清楚这玩意的用处是什么的,不过我是真心认为学习了就是有用的,哪怕目前没什么用但谁也保证不了未来没用。于是左骗不了右哄不成,哪有不想不碰了就只能变着法的学习呗,于是把期望放低,同时开始正正经经的记笔记学习。以前老觉得学的得快点,为了能在评论区看到大神们的回复,结果学完就忘,甚至没学完就记不住了。现在因为速度放慢,同时开始不断复习笔记内容,不懂的地方全都再看一遍或者搜索看看其他人的课程。
不能说现在学的多好,总之是没再想着“什么时候学完呀,咋还没学完呢”这样的话了。而且打心底里觉得学习这个有意义,学起来真的不会累。
什么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呀,这就是你自己不能跟自己逆着来,不然无非就是放弃嘛。你的脑子是绝对有办法让你心安理得的放弃的,相信它~
所以说下来,赋予重大意义用处只是一时,好像鸡汤不是不可以不喝,更不是有毒。而是你只能靠鸡汤过活那才真成“毒鸡汤”了。
我对做事情的态度相对会枯燥一点,曾经的时候对这点没什么办法,无非就是停下来闲一闲再做,省的自己感觉太痛苦。而现在我会选择写出来或者不写的时候好好想问题,想明白点,因为没什么事是不变的。而同时就是寻求方法让这过程尽可能的简单容易点,或者多辅助一些。而该做事,还是做事。
也并不是说做事情放弃了就是不对的,好多人说自己做事三分钟热度,最擅长的就是半途而废。咱先说点轻松的,就是没必要自责。好像吃东西明明吃饱了却因为周围人还在吃或者担心花那么多钱不值而吃撑吃吐一样,这事就完全没必要坚持,你坚持了也没什么好处。
而学习上,比如一次性买一摞书,结果一本都没看完三分之二,一年下来早不不知道扔哪了。不能说不看书好,只是贪多嚼不烂,与其如此那就少买点,买精品。
那不轻松的呢,现在知识变现更容易的时代,很多人都告诉了你太多深刻有用的道理,你都没做下去,偏跑到我这来就能做下去了?我只能很明白的告诉你,哪怕是一份感情,都不可能从头到尾都仅仅是“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刺激不断”的,更何况是用来改变自己的大脑的知识,或者改变自己身体的运动,又或者改变自己人生的举动了。
坚持不下去未必是你的错,但是仅仅因为和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过了磨合的蜜月期后本质的“无聊费力”而放弃,我只能祝贺并劝慰你:余生有多久就还会有多少放弃,现在才哪到哪呀!
这世界上从来都不缺换了一个又一个伴侣的人,自然也不缺从一而终的,当然,也不缺单身汪ˋωˊ。
我觉得最近更为让人纠结的就是现在这种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方面一幅作品要结尾了,一方面新的作品还不着边际。还算不上一种对未来的恐惧感,因为我确实知道这事一定有法子好好的结束和好好的开始,这不是我担心的问题。觉得困惑的也就是困惑本身吧。
就好像明知道一件事快结束了,这本来没什么,脑子也会很开心。可是心里又增加了一个还指不定什么时候开始的事,于是自己的心里虽然知道这事算是准备项了,但是却同时开始紧张起来,一方面规划不是,因为手里的事还没结束,一方面不计划着不行,到时候容易手忙脚乱。
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我自己还真的没想清楚下一件快开始的事情该如何做吧。一个人要是明确的知道几点吃饭也就安安静静的该干嘛干嘛了,偏偏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还想去吃。这时候要么提前塞了一堆,要么饿的半死。
目前这幅作品大概月底可以完成吧,我也尽量在三月初完善完。而下一幅作品太着急也没用,除了这段时间有空会去多看别人的表现形式如何外,就是现在这幅作品彻底完成后,正式提上日程。虽然我也挺期待还挺小鹿乱撞,但是做的乱七八糟就还不如不做。
刚刚跟我爸开玩笑,说他的教育工作就是天天的有事没事就跑到小树旁边唠叨教育,生怕小树长歪了长不高。结果天天看你哪能看出个什么来,自然一方面受着小树的不耐一边自己心急如火了。可是心急如火在成长中更多只充当着“坏事”的作用。
我也觉得自己有时候如何说服别人都没什么意义,不是说别人故意跟你唱反调,而是几乎所有人都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类型。你说的再好,他们也只看你的实际表现,甚至也只是“看”而已,伴随点“早知道如此,如何如何”的评价罢了。
我也没意思成为别人的老师教育别人,我更没意如何引导别人,我觉得如果别人想改变,真的想改变,那他早就变了。无论多傻多无私的人,哪怕再三分钟热度,他真的认可也会实际去做的,没做只能说明不是打心底里认可。好像是不是真爱,看给不给钱就行了一样,当然,也不能只把这当成标准。
所以,该说的话会说,我该怎么做我还怎么做。至于别人看到如何受到影响,这我控制不了。好像如果想长高,哪管你吹不吹冷风呢,我自向阳生长。
同时,也越来越觉得,真的只有做出了事情,别人才会听你的,信你的。从这个角度讲,生物发展的简直再奇妙精密不过了。总是有人觉得自己人微言轻,也确实呀,要是谁说什么大家都信,天下早乱套了~
今天开学了,于是我又听到了母校体育老师的早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