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迎来一个个全新的面孔,看着这些孩子,感慨时间的流逝,15年的时间,教了一批又一批小升初和中考的孩子,看着他们走进初中,走进高中,听到他们给我的反馈,告诉我他们适应了新生活,知道吗?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和回馈。
很多时候我的工作就像一个摆渡人一样,站在一个路口等着转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又像一棵大树,陪伴着很多孩子长大,见证了很多孩子的变化,也看到了很多家长的成长。
每一年新班开始,蜂拥而来的是家长的焦虑。所有的父母到了孩子六年级都会特别焦虑,越到临毕业的时间,焦虑越强。我理解,我也有孩子,我知道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爱,也来自于无助和彷徨。每个家长并不知道小升初考试到底是什么概念,在市场经济下,各种课程膨胀的阶段,更分不清孩子应该如何学习。有些家长同一个学科给孩子报不同课,导致的结果是使得家长更焦虑,孩子更紧张。
在我接触的所有家长当中,大多数的家长教育思路还是比较局限的,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操心一年级的问题,只关注孩子目前的阶段,而很少去关注高年级的培养目标和去向。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局限,或者套听途说,或者张三李四家的孩子作为榜样,或者网上看看论坛。但是家长可能忘了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特点,无法对比,也无法就得出结论,别人家的孩子适合的学校你家孩子就一定适合吗?大家追捧的学校就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吗?目前郑州市的民办中学,百花齐放,不同的教学理念,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材体系,所以唯有适合孩子才是最好。孩子适合,他就可以很快适应初中生活,才会在初中找到学习的自信,或者在强中更强。
所以我请求家长了解自己的焦虑,并且通过有效的方法化解自己的焦虑,为自己的焦虑找方法。我们每年会邀请各学校的名师或者领导来讲座,家长可以面对面咨询;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在学校开放日去亲身看看校园,感受一下初中生活,看看住宿条件,接触一下中学老师;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下初中连续三年的中考成绩,或者学校举办的赛事活动。当你多角度地了解初中,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学校,还需要做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孩子。
优秀的学校都需要优秀的孩子。如果孩子现在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我想他们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这背后肯定也有家长的汗水,要及时总结,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孩子更好的沟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如果孩子目前成绩有些落后,那么就要去找原因找方法,坦率讲,有些妈妈是比较感性的,每每遇到这样的家长,我总感觉她不是在和我讲话,更像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家长的挫败感甚至大于孩子。我听这样的家长讲一个小时,内容也永远是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听话,不配合,不努力-----主题永恒,爸爸抱怨妈妈,妈妈抱怨爸爸。你们走后,我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些父母通常都认真负责,但是方法错了,就像赛道上一个选手特别努力跑步,甚至拿出了冲刺的速度,因为方向跑错了,结果适得其反,家长越努力,孩子越叛逆。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总是在反省,他们喋喋不休地告诉我他们最讨厌的学科,最不喜欢的同学,老师的囧事,我就像七嘴八舌镇的镇长,听完之后我就在想我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成为他们嘴中的讨厌,才能彼此建立信任。作为家长,大家不应该想一想吗?我们都有殷切的希望,貌似无私的爱,但我认为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家长希望自己的所有付出得到回报,而回报本身都不是数学题,不是完全匹配,也不是一种形式。很多时候我们在和孩子妥协,在放纵孩子的问题,但是在检测的时候,我们又希望孩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个时代的孩子很累,竞争激烈,学业繁重,这个时代的家长很累,辅助教学任务越来越多,需要获取的信息越来也多。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和我们一样都在改变,并不是做好所有后勤孩子就懂得感恩,也不是日夜陪同孩子就会主动。现在这个社会人人都讲究平等,人人都讲究权利,人人都讲究个性,人人都可以吐槽,孩子也一样,那么家庭中的关系和角色都会随之改变。
小升初,是孩子的第一次正式选择,也是第一次参加赛场,洒过汗水,甚至泪水,我想对于他们是无比宝贵的财富,他们总要自己体验蜕变,经历收到通知书的喜悦,也经历落选的痛苦,对他们来说都是好事。教育是一场持久战,走这么一程,我们总要静下来想一想,总结一下小学的学习问题,总结一下胜败的原因,然后擦干眼泪向前,我相信你们会更无畏更强大。不管国内国外,不管我们的体制如何,我想孩子们具备学习能力,善于思考,善于学习,乐于付出,永远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我们都爱孩子,有各种不舍,有各种期待,人就是在矛盾中突破了重重禁锢,然后成长。
给孩子们时间,给孩子们机会,就这样安安静静,即便焦虑也总是可以保持笑容,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下一个路口,永远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