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先生》有感
读到这样一部书,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尤其是在青年立志的时候读,又是国家的一大幸事。事实上,十大先生中我只读了四人: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及陈寅恪。虽然惭愧,但在我看,也足矣。因为得到的全然是真精神、真道理。茶余饭后,咂嗼其中滋味,往往能油然而生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人格的自爱。我想,不在读的多少,而在烙印深浅。这是书的真谛。
初次相识,是在学校一楼拐角,好书推荐里有这本《先生》。一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留住了我脚步的匆匆,随后便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之不去。造化喜欢弄人,只是这次,它玩弄了对的人。如同遇到意中人一般,我对它的思念昼夜不舍,分秒不歇,万般无奈之下,我向老师求救,可巧可喜,她有这部书。
读到序言,我便如遭电打雷击。他能写到:“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我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人物介绍亦或是纪录片的衍生品,编写此书之人,怀揣着极大的尊重与担当。于是,愈看愈迷。无耻的熄灯令并不能阻挡什么,夜半,我在厕所昏暗的灯光下贪婪地将其咀嚼。
那一回,读罢的是《序言》与《蔡元培》两章节。过完瘾之后,躺在床上,久久不能释怀。眼中生了幻影,看到的是现世的弊病:文明的快车横冲直撞,仅存的大师尴尬无措,太多出于礼貌的“著名”,太多刻意扮演的风格。许许多多的“西装”哗众取宠,稀稀疏疏的“长衫”时日无多。耳旁有了幻听,听得的是心中的热情:蔡元培高呼:“只要培养大批学者,国家就有希望”,一个不成熟得十分但口气大得可以的想法在心中萌生了:“既然时代需要我,那么成为先生也未尝不可。”
那两天,我走路行事,带着侠气,每每拿起笔,便如同要济世救民。
第二回读,是在操场上。深秋的草坪上不起寒风也带着重重阴气,我径直躺下,撑头翘腿,手持一本《先生》。并不觉冷,没办法,热血难凉。这一回,换胡适和马相伯先生来教导我。我细细聆听,听罢,觉得又稳重了许多。我心中多出了对于专心治学的向往。虽然带着些形式主义的色彩,但一想到像一名学者一样埋头于学术研究之中,心血诚聚出一份份字迹如群蚁排衙的书稿,便觉着刺激。这次二位先生多少带些天才的色彩,强闻博记所带给他们的只有日复一日的潜心修学。原来,天才只意味着终生不懈的万分努力。我便自知浅薄,求学问时,便将放旷的影子抛得一干二净。
那二日,我做起文来,一丝不苟,往往翻开书,就一定得探个究竟。
再末次,是陈寅恪。这次读,读到的全然是自己。我将书还给老师,说是近来整理清扫,怕破了书皮,其实是骗人,对于我没有突发奇想整理东西这种道理。全然是因为翻到此处落下眼泪,涕泣濡湿字迹,又怕情绪激动,忍不住写些什么,或将书卷握得太紧,卷曲得回不去,于是退还,买了自己的。不厌其烦的读,我除了感动外,还能说些什么呢?我记得老杜给李白说过:“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很难遇到有才而不放旷的人,亦很难遇到博学但不以之自夸的人,难上加难地遇到有才博学而甘心埋头古卷之中,委身讲坛之上的人。可命运也很难不给予他们无休无止的苦难与折磨。失明、多病、多难,这一切变了法儿地折磨他,可他的教态,他的治学之法却一毫没有变。或许变了,变得比从前更加精益求精,变得比从前更加严于律己。怎能没有抑怨,当他因失明而暴躁时,我都在疾呼:“去发泄吧,去痛骂吧,去诅咒常不作美的天公。”可继而写到的,是他一如既往的平静。继而写到的,是面对退休而说出的“不教书还叫什么教书匠。”继而写到的,是晚年目光炯炯的神情。这是,再纯粹不过的学问,也是再单纯不过的学问人。文革来临,他依靠的是长在心里的文章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我便是于此处落泪的,读完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我想这样的人生是苦涩的,但也是无悔的吧。
想起自己以所谓“苦痛”而给自己懒惰所找的开脱,所谓“折磨”而不休抱怨以求怜悯,便觉得矫情。当确定方向之后,那些不是陷害人的坎,而是成就我的石。想来自幼至今,我未尝摆脱过病魔的折磨,到了夏的酷热与冬的严寒,吐疾每天成千上百次地进攻,我几乎忘记作为一个健康人的滋味是什么了。于是多病与孤独往往并行,抑郁袭来,我只能在三三两两的知己的关怀以及早已作古的诗人的遥寄来苟活。因为与生俱来的棱角啊,受了打磨的他们,将我活脱脱孤立成怪人,其实哪里有真的想特立独行的人呢?好在梦是我的天赋,在那里,自由地寻师长哭泣、诉说。我曾茫然,曾惊坐起,曾站在街头而不知所去,成千上万次地问天,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如今,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在泪中迷乱,也在泪中坚定,原来一切只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我自己,于是擦干了泪,不再哭哭啼啼。成熟,是一种不刺眼的光耀,面对喧嚣、嘲笑、唾骂、苦难我所回应的只有微笑,这只因我“所挟持者甚重”。一切都不能干扰,因为那是物质的,是客观的,而非我的天地。我毕生所能付出鲜血的,别人看来简单:一张讲台,笔墨纸砚,几沓书稿。然而看不到的是传承、播种、雕琢璞玉的美妙。随流言去吧,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临近文末,我姑且冷却热情。仔细总结我的所读所得于我的启发。想来却只有那十六个字想着唱着“学为人师,教化从容,行为世范,砥砺无穷”这一路来,风会好大,雪会好大,泥泞坎坷会陷去多少好年华。能陪伴我的,怕只有先生们的话,那是心灵的强心剂,求学路上的灯塔。人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所能做到的是“尽足人事”,余下的“悉听天命”。君看此夜忽有斗牛光焰,怕是家国几百年来第一人立志奋发,孤执笔而问文坛:“试看明日之域竟是谁人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