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454子张第十九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甲午月癸未日,五月廿六,2016年6月30日星期四。
一,致是极致的意思,推致其极叫做致。曾子说:"我听老师讲过:人情每每不能自由的尽于极致,也有不当自由的尽乎极致的顾虑。应事接物的时候,顾虑多恳切少,苟且多至情少。只有遇到父母去世,人伦大变之际,哀痛迫切之诚,不能自已,得以自尽其极。除了这一刻以外,没有内尽其心的机会了。
二,父亲去得突然。打麻将时说累了躺一会儿,一躺再没起身。接到电报时还在省城上学,电报是四字"父危速归"。连夜往回赶。九十年代初的通讯和交通操蛋到无以复加,这时候深有体会,电报是当时最快的通讯手段,而到我手里时,其实已经是15天以后。我不明真相。当时觉得这玩笑开得过了一点儿,再怎么想见儿子,不用拿这事儿开玩笑。父亲行医一生,医术高明我是有数的,我的小命就是他号脉听诊及时准确救回来的。9岁那年,发蔫儿没精神,都说是感冒,父亲说不是,可能是胸膜炎,二话不说背着我就走,到大医院检查,确诊为胸膜炎。那个暑假在家挨了一夏天的针,但我很开心,因为可以呆在家里,否则就送到舅舅家寄宿拉小提琴。父亲没发过财。能扎针解决则决不开药,能几粒药解决则决不打针,能打针解决则决不打点滴,点滴就是吊瓶,很多赤脚医生靠点滴盖新房乃至搬家进城,唯父亲犟得很,就是看不上这么弄钱,无论什么人劝他多开点滴,他死活不听劝。有时候我就坐在诊所里看着父亲工作,父亲的气场很大,稳稳的,慢而坚定,病人初到时多显慌乱愁苦,临走时多为安定乐观,常常不过几粒药而已,我常常为此暗暗称奇。没什么钱,但一直靠父亲的资助上学,我上学时挥霍的钱全靠父亲变魔术一样掏出来丢在桌上:拿去吧。每次去看他时,最幸福的事就是父亲亲自烧一锅红烧肉,挑最肥的卷上辣白菜,咬一口,酸、辣、油和冷热口感席卷而来。夜深人静时父亲会拉会儿小提琴或者箫。悠悠音声里,月光如水,默坐无言,内心宁静。记得高中时,有次忽发奇想:爸爸,我想报考医学院,我想当一名医生,您觉得好吗?父亲说,不好。其实,我内心多么渴望父亲知道,那时的志愿是想成为父亲这样的人。赶到镇上碰到刘爷:"刘爷您好,我爸还好吧?",刘爷说:"小光回来啦,好,好得很,买点小东西去看他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长吁一口气,刘爷从小看着我长大,是父亲的至交,心情顿时雀跃起来。可到了诊所,门锁着,里面是空的,两腿一软就跪下了。那一晚就没睡过,泪就没法儿停。父亲的骨灰洒在西河里,丧礼是我姑家大儿子、我的堂兄办的,小时候他带过我一暑假,临别送我上中下三册的《水浒传》,现在市儿童医院任主治医生。我真恨他,恨他骨灰都没留给我。我折回时拜访他,向他说谢谢,鞠了三个躬。责问的话终于没有说出口,我已只是在责怪自己没有能送终了。眼前那条河一直在眼前,干干净净,不知是它在为父亲洗涤,还是父亲注入了清风明月。这样的诀别,虽多遗憾,却是父亲式的方式。
此后,每每想念父亲,都离不开那条河:
此刻,深陷儿时记忆里那条河流,囿于河边那片白桦林荫的静谧,甚至迷恋河对岸西红柿抛来时画出的那条简单抛物线…固执到以永存姿态存于我心,之后阅历再多再美大江大河,竟无可替代。人啊,走得再远,都是记忆的囚徒。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