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总结
一、文件编辑
1. 一般模式
- yy 复制
- yNy 复制N行
- p 粘贴
- u 撤销
- dd 删除一行
- dNd 删除N行
- d^ 删除当前行光标前面的字符
- d$ 删除当前行光标后面的字符
- shift + g 跳转到最后一行
- N + shift + g 跳到第N行 或者
- / 查找字符串 n(查找下一处) N(查找上一处)
2. 编辑模式
- i 进入编辑模式
- o 进入下一行的编辑模式
3. 指令模式
- w 保存
- q 退出
- ! 感叹号强制执行
二、文件目录类
- pwd 显示当前工作路径
- ll 列出目录内容
- mkdir 创建新目录
- mkdir -p 递归创建
- touch 创建空文件
- cd 切换目录
-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 cd - 返回之前操作的目录
-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 cp -r 递归复制
- rm 删除文件(在没有理解路径的情况下,不要乱用)
- rm -rf 递归强制删除
- mv 移动目录、改名
- cat 查看文件
- more 分页查看文件
- 空格 向下翻页
- ctrl + B 返回上一屏
- tail -F 监控文件
- echo 追加文件
- ln -s [原文件][目标文件] 软连接
- history 历史命令
三、时间日期类
- date 显示当前时间
- date -s 设置系统时间
- date -s ‘2019-03-09 23:23:23’
- cal 查看日历
- tab 自动补充键
四、用户管理命令
- useradd [用户] 添加新用户
- userdel [用户] 删除新用户
- passwd [用户] 设置用户密码
- id [用户] 判断用户是否存在
- su [用户] 切换用户
- /etc/sudoers 设置普通用户具有root权限
- usermod 修改用户
- usermod -g group1 user1 把用户user1加入到group1用户组
- groupadd itstar 新增用户组
- groupdel 删除组
- groupmod 修改组
- 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
五、文件权限类
- chmod 改变权限 chmod -R 777 用户名
- chown [最终用户][文件或目录]
- chown -R user1:user1 [文件名]
- su [用户] 切换用户
六、磁盘分区类
- fdisk 在root用户下查看分区
- df 查看硬盘
- df -h
- du -h [目录名] 查看指定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大小(包含子文件夹)
- free 显示内存情况
- free -h 以M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 free -h -s 3 每隔 3 秒输出一次内存的使用情况,按下 ctrl + c 结束
- -s 指定间隔的秒数
- mount /unmount 挂载/卸载
七、搜索查找类
- find [搜索范围][匹配条件]
- 按文件名
- find /opt -name *.jar
- 按拥有者
- find /opt -user user1
- 按文件大小(在某目录下查找大于1M的文件)
- find /opt -size +1024
- grep 管道符
- grep + 参数 + 查找内容 + 源文件
- rpm -qa|grep mysql 查找系统中是否有mysql的rpm包
- grep "C|A" A 注:区分大小写
- grep -i "C|A" A 是不区分大小写
八、进程线程类
- ps -aux 查看系统中的进程
- ps - ef | grep ***
- netstat -alp 查看监听的端口
- top 查看系统的健康状态
- kill 进程
- kill -9 进程号 直接杀死进程
- ip addr 查看IP地址
九、压缩和解压缩
- gzip + 文件 压缩文件 注:不能压缩目录
- gunzip + 文件.gz 解压缩文件
- zip + 文件名 + 要压缩的内容
- unzip + *.zip 解压文件
- zip a.zip a 把a压缩成zip格式的文件
- tar –zcvf etc.gz /etc/ 打包并压缩
- z:gzip压缩文件;c:创建tar包;v:显示tar执行过程;f:指定压缩文件名
- tar –zxvf etc.gz 解压并拆包
十、系统类
- hostnamectl -set [计算机名称] 修改主机名称
- hostname 查看主机名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修改主机IP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33"
UUID="e980e117-7ca1-4032-ae48-723d40125291"
DEVICE="ens33"
ONBOOT="yes"
IPADDR=192.168.0.112
GATEWAY=192.168.75.2
NETMASK=255.255.255.0
DNS1=8.8.8.8
DNS2=8.8.4.4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卡
- vi /etc/hosts 编辑主机域名映射
十一、定时任务
ubuntu:
- 添加定时任务:
#方式一
vim /etc/crontab=
#方式二
crontab -e
- 定时任务命令格式
# 使用方式一时:
* * * * * username command
分 时 日 月 周 用户名 命令
# 使用方式二时:
* * * * * command
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 选择编辑器
[root@wang ~]# select-editor
Select an editor. To change later, run 'select-editor'.
1. /bin/ed
2. /bin/nano <---- easiest
3. /usr/bin/vim.basic
4. /usr/bin/vim.tiny
Choose 1-4 [2]: 3 #选择3即可切换 crontab -e 命令使用的编辑器为vim
- 查看运行状态
pgrep cron
#或
service cron status
- 启动、停止与重启cron
service cron start
service cron stop
service cron restart
#或
sudo /etc/init.d/cron start
sudo /etc/init.d/cron stop
sudo /etc/init.d/cron restart
- 例
#每1分钟同步一次时间
*/1 * * * * root ntpdate 0.asia.pool.ntp.org
以下为时间服务器
time.nist.gov
time.nuri.net
0.asia.pool.ntp.org
1.asia.pool.ntp.org
2.asia.pool.ntp.org
3.asia.pool.ntp.org
十二、网络相关
scp 命令 : 拷贝文件或目录到远程计算机
scp -r /opt/module/hbase-1.3.1/ root@hostname:/opt/mod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