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学毕业后,我断断续续考公务员已有五年,这五年来,我一次次失望,一次次挣扎,我对公考成功后的喜悦充满期待,可是对备考期间的种种煎熬又十分厌烦。现在,我仍然未能如愿上岸,当我回想起这几年公考的经历,我对没有及时察觉自己能力有限而早早放弃这条路感到懊悔,但懊悔之余,我发现我还是从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一些很重要很实用的东西。
一、更扎实的文史基础知识。
我本身是文科生,因此从前总觉得考的很多知识都学过,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后来当我开始认真准备以后,发现有很多知识因为太久没派上用场都忘得差不多了。比如我记得有一道选择题,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作品?选项:A王昌龄《出塞》;B王维《使至塞上》;C王昌龄《使至塞上》;D王维《出塞》。
我看着选项一脸懵逼。
这首诗句我曾经在写一篇游记时还用到过,但我完全忘了作者是谁以及诗的题目是什么,四个答案看起来都好有道理啊!
于是默默地翻开公考工具书里从未看过的文史篇目认认真真看起来,看着看着,就一点一点回忆起之前学习文学史时的一些感触,那部分基础知识也被更多地回忆起来。
有一次我发微博感慨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沉浸在高中文科知识体系里无法自拔,有个朋友留言说:但是你基础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
仔细想想也是,虽然层次不高,但如果基石不稳,上层建筑再高也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二、更实用的生活常识。
公务员考试与事业单位考试里都爱考一些地理科技常识,有时还搭配点物理化学常识,地理倒还好,一般情况下还能蒙一下试试,理化科技对我来说就完全不是常识了,猜都没办法猜,只好每做一道题都把四个选项的相关解析挨个看一遍。在公考的这几年里,我从试题里学会了怎样应对火灾,诺贝尔没有数学奖,以及额尔齐斯河流向北冰洋等等以前从不会关注的“常识”。
还有法律知识。有一年我的父母陷入了民间借贷逾期不还的困境,已有近一年时间,我提醒他们如果要走法律程序维权,就要在两年之内起诉(当时还没改成三年),为了保险起见还专门打电话问我一个法律专业的同事,但是她毕业后也未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回答的含含糊糊,最后她很感慨地说不行我得把专业捡起来,再这样下去就废了。
前段时间跟一个商家准备签一个加盟合同。合同拿来后我仔细看过去,看到最后有一条“如有违约,由上海某律师事务所调解”,我就笑了,说你们还真是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啊,咱这离上海多远你们居然把调解权给上海的事务所,万一要是有啥问题谁还真有那闲工夫跑上海去调解啊?那位负责人便笑着解释了一通,完了问到你是学法律的吗,我说不是,但我学过一些。那句话说出来之后我瞬间有种自己很牛逼的感觉。
回头想想,这些常识看起来纷乱芜杂,但都是在生活中很实用的知识,它能让我们更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更懂得在现实生活中怎样保护自己。
三、更丰富的时政谈资。
时政是另一个让人头疼的模块。
以前的我不关心政治,并粗浅地以此为傲,新闻联播是我最不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没有之一,我情愿花一小时去刷知乎里我感兴趣的答案,也不愿花五分钟去看看最近的时政新闻。
自从开始公考,我被逼开始关注起时政来。新闻联播还是不看的,毕竟我并不是每天晚上七点都有时间守着电视机,但我开始关注半月谈,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头条新闻等,也开始关注一些社会新闻,慢慢地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比如看新闻,我国航天又出新成绩,就在心里默默地把这条新闻拆分成几道时政选择题,题目的出题点分别是几月几号发射、在酒泉还是西昌、发了个长征几号还是嫦娥几号、发上去是要干什么等等。如果习总去参加了什么重要国际会议,就默默在心里记一下会议的时间地点和会议主题以及习总又发表了什么讲话等等。每次这样构思完题目,我都觉得自己要魔障了。
这样的积累通常能用到考场上的并不多,但它让我从一个闭塞的只关注自己周围生活的人变成了一个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人。现在我每年看政府工作报告,我看到的已经不只是那一长串的口号和套话,我看到的是我们的政府切切实实在做的事情,对一些社会新闻,也已经不是像从前那样简单地嗤笑一下或是感叹一下就完事,而是会不自觉地分析这个事件产生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我在察觉到我的这些变化以后,才明白为何公考要考这么多这么杂的知识,因为公考选拔出来的人是要管理这个国家、服务这个社会的人,如果他不关心时事,不懂生活常识,不懂法律规范,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起重任?
四、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上学的过程中,我一直是一个散漫的人。读书不求甚解,但求心领神会,考试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倒也知足。
在备考公务员的五年里,我处于在职状态,日常的工作就占去了大半天,留给我备考的时间很少,因此我一开始备考总是抱着一种随缘的态度。
后来决心认真对待考试,正好听到一堂上岸经验谈,那位同样在职备考但一次就高分上岸的女孩说她成功的秘诀就是系统有规划地学习和掌握做题技巧。也许对其他人来说这是很平常的操作,但对我来说却如醍醐灌顶,因为我所欠缺的正是这两点。我按照从前的经验认为制定计划对我来说毫无用处,因为我不会认真执行,但我忘了很可能是我的计划制定得并不合理导致我执行不下去。
因此,那一次我认真分析总结了自己的优劣势,在做了一个全面的复习规划之后制定了一个内容详细可执行的具体计划,每天按照计划表去看书做题,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当然有时难免因为其他事情耽误了学习时间,导致当天的学习计划不能完成,但我都会采取计划顺延或是在休息日把耽误的部分补回来,这样就不会影响整体的规划。也就是那一次我终于第一次进入了面试环节,可惜最终败北。
但这个习惯我保留了下来。现在,我每年年初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全年的规划,把我想要学的东西,想看的书,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等等,列一个清单,闲暇时就去完成它。准备考试还是工作,我都会先整体规划一下,然后再去做一个具体的计划,我做事的效率变得更高了。
当我回想这一路的备考经历,我学会了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也学会了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时地停下来思考我的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确。我发现自己其实心存感激,我倒没有感激它带给我的挫败,没有人会希冀失败的结果,我感激的是我没有在千篇一律机械乏味的工作中放弃学习,是我在这一次次的挫败中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