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南方人,大米对我们而言是日常,我可以三餐日复一日的米饭,我很少主动的去吃面条,无论里面加了多么美味的辅料。而面条却几乎成了父亲饭桌上孤零零的主食。
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是最方便的、最快捷的填饱肚子的方法,你不用考虑到底是三菜一汤,还是两荤两素,只要把手中的食材加在面条里,管你是煎炒煮拌,都不用费尽心力的把同一个食材去变个花样。
父亲的面条,有种《深夜食堂》的味道,我们自以为的疗伤功能,就是无论多晚,家里都有盏灯为你留了晚饭。
作为一个普通的货车司机,连同自己拉着货物的车子,像一个不堪重负的老牛,在或平坦或颠簸的道路上缓缓前进。这是我第一次坐在父亲车上印象,大概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吧!炎炎夏日的午后和冒着热气的道路,只要一想起,那种感觉就涵盖了父亲在我心中所有的形象。
我不得不说,在我们那地方,父母和孩子,尤其是父亲和女儿,更是很难有机会去"畅所欲言",所有的事情都言简意赅的一句说到重点,中间不会发生任何多余的拖沓,那种距离就好像随着孩子窜高的个子渐渐被拉开,又仿佛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时愈合,我说不上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关系。
早出晚归,是父亲忙碌时的常态。无论是晚上十点,还是凌晨一点,只要汽车熄火的声音在家门响起,母亲就会迅速的在厨房忙碌起来,那是一套很娴熟的动作,仿佛想以最快的速度,用冒着热气的食物去驱赶漫漫长夜的孤冷,也怕心爱的人饿了,不知饿了多久。
这是我开始理解母亲心情后的感同身受,因为起初,我并不会这样想,我认为到点吃饭也是一个对自己的负责,你不这样做就要自己为它承担后果。
这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父亲真的是一个典型的糙老爷们儿,倒是能把家里小孩拉扯大,却不知道怎样照顾好自己。隔夜茶不要喝,香烟不要抽,酒精不要沾,晚上要早点休息,没事要好好吃饭……所有做了诸如此类事情的不好结果,有时都会被他抛到脑后,成年人只管喜好,小孩子才看利弊。
在父亲开车的漫长过程里,陪他的都是汽车的轰鸣,在孤寂的夜里陪他说话。我看到路边父亲经常吃的小餐馆,黑黢黢一片,早就关门休息,如果我没有亲眼看到,我不会知道他还饿着肚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深夜起床的人变成了我,因为我能把饭菜做出好吃的味道,甚至是面条。
那种从睡意中起床的感受不是厌烦,而是能做饭的欣喜,我想母亲和我的心情一样,或者更甚。
因为煮面条,意味着安全到家。
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提到嗓子眼的担心,可能在生命中不会为了几个人,待在家里的人,能做的,不过是留一盏灯,将最好的食物统统加到那几根面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