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从我记忆当中他们就和土地相依为命。如果你从上帝视角来看,他们非常普通,顶多会被语文老师一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给简单概括。其实,如果从历史教师史学视角来看,作为见证父母农民形象的亲历者,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在下雨天和月光下掰过玉米,收过小麦,傍晚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才会放羊回家。他们的生活并不会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描绘的那么规律和惬意。况且,他们虽然并不富裕,登不上高堂,但在他们人生的每个阶段,他们都有他们的理想和规划。
在那个男孩普遍种地和放牛,女孩普遍早早嫁人和喂猪的年代,父母总是告诉我们,他们的理想就是让我们成为大学生,让我们手握笔杆。后来大姐嫁人后,父母依然给大姐学费,支持她继续读成人大学。 父母省吃俭用,勤勤恳恳劳动,为的就是给我买房,他们宁愿自己背负债务,也不让我还。
结婚后,我以为我成家立业了,父母的理想应该是赋闲在家,寻求轻松自在了。村里人和我都劝他们以身体为重,毕竟作为农民,他们已经可以“功成名退”了。可是他们说他们闲不住,他们想干到他们干不动的那一刻。此刻我才理解了什么才叫全力以赴。
我看我父母的理想,就感觉他们的人生好比上了发条的钟表,走完一圈再上好发条还会继续走,感觉永远不会停止。父母的这种责任心和坚持的毅力也无形之中感染着我们。也许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物质财富算不上丰厚,但我相信这份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精神的传承一定会让我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