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出嫁时的闺房也是婚后的新房,但繁琐的仪式却一点都不少。
铺床歌诀:良辰吉日喜洋洋,新人请我来铺床,这张床买得好,夫妻恩爱过到老,这张床买得宽,堆满金山和银山。
铺床铺床,龙凤呈祥,夫妻恩爱,幸福绵长。我把被子抖一抖,荣华富贵样样有,我把被子挪一挪,日子越过越红火。
铺床铺床,子孙满堂,先生贵子,再生姑娘,我把床单理一理,来年生个状元郎,我把床单掸一掸,子孙个个做栋梁。
铺床铺枕头,日子有奔头,铺床铺床单,有吃又有穿,铺床铺被子,幸福一辈子。
一大早上来到魏二家,休闲厅里,婚庆公司正在为伴娘和新娘梳妆打扮。新娘体态较为丰满,穿中式大红喜服,头上戴着闪闪发亮的钗环首饰,显得喜气洋洋。伴娘是妹妹和同学,头顶梳两个发髻,脑后结着小辫,穿着各色罗裙,显得活泼而又灵动。
客厅里,新娘的亲友们,都坐在客厅里等候。
大约十点多,敲门声响起,一定是新郎领着那群小伙子来了。敲门声越来越急促,但是新娘这边却不会轻易开门,一番谈判还有红包加持,伴随着一阵欢呼,门开了!
还有第二关,扣开闺房那道门,又经过一番拉锯般的游说和兴奋的欢呼,伴郎团一涌而入。伴娘团是守卫的一方,她们不让新娘那么容易被接走。伴郎团是攻击的一方,他们的任务是接走新娘,将仪式一步步进行下去。攻不可强攻,守也不能死,既要有波折,又要有趣味,一攻一守,是需要智慧的,屋里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笑,声浪一浪盖过一浪。
过了很久,新郎新娘终于突围出来,来到客厅。一、新娘站在客厅沙发上,双手持喜字,面上含笑,各种摆拍。二、伴娘为新婚夫妇递上汤圆,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甜甜蜜蜜。最后是为婆婆爷爷,外公外婆奉茶。凤是很幸福的,她结婚时老人们都很健康,还为他送上祝福,包了大红包。之后,由弟弟们护送她下楼,女方每个家庭派一位代表坐婚车将她护送到凤凰酒楼,静待吉时,而在等待的间隙,摄影师也抓紧时间,为他们补拍镜头。
11:58分,吉时已到,伴随着庄重典雅的乐曲,着古装的主持人登台暖场。接着,喜门打开,着大红喜服的新妇执扇缓缓上台,伴娘奉上梳子,母亲为她梳妆送嫁,新娘对母亲深施一礼,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新婿着大红状元服升堂,父亲上台再一次教诲儿子,为儿子斟酒,儿子施礼感谢。母亲上台轻轻为他整理衣冠,儿子再次施礼感谢。
伴郎们此刻换去西装,穿上古装,装扮成侍者,捧着象征贵族人家三媒六聘的美酒,佳馔,不,他们捧着的是对明媒正娶的姑娘郑重承诺,还有新郎的责任与担当。
夫妇二人对食, 为父母奉茶,双方父亲发言,对宾客的到来表示感谢,为新婚夫妇送上情真意切的祝福和叮咛。
诗经里的“之子于归”,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孟郊的“慈母手中线”,西游记里面《女儿情》,此刻都串联在一起,或许厅堂并不华美,也没有西式婚礼的山盟海誓,搂搂抱抱。但是他们脉脉含情的每一个对视都胜过千言万语,和着深情的音乐着,叩击着每一个宾客的心扉。
仪式还没结束,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我第一次见到凤的时候,她不过八九岁,长得十分乖巧,跟人很亲近,我结婚那天,从新房出来,她一直牵着我的手,陪伴在我身边。如今,她已经长大成人,找到了挚爱的伴侣,在亲友的见证下,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愿凤一直幸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