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商品都有价格,但是有价格就意味着有人买不起,然而对于这些付不起钱的人,是否公平?有人认为这“富者先得、富者多得”的原则十分不公平,他们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因为没有考虑穷人的感受。但是事实真的是表面看起来的这样吗?
想想这些商品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吧,首先要有相关研究支持,这少不了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劳作;然后到具体生产该商品的步骤了,所有参与该商品生产的劳动者都在为此而付出;最后到了具体卖货的人了,没有他们的介绍和推广,你是无法买到该商品的,这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说明,从一件产品开始研发到消费者用上为止,这期间有多少人在为此付出?如果说我们在享受饮食、穿衣、安全、教育的时候,认为这一切都是不需要支付报酬的,这是不是有点儿耍流氓呢?这才是真正的不道德!对于现实社会中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天堂式的道德准则,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纸上谈兵,这种脱离了现实的道德,就算是公平的,在非天堂的人间,又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呢?
事实上,正是金钱的存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公平,正是金钱的存在让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相同的钱买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客观的金钱取代了人的情绪等人格化的特征,恰恰使在性别、肤色、宗教等方面不平等的众人,能够拥有平等待遇的机会。
试想,如果不拼钱,那该拼什么?显然,不拼钱我们就得拼人,诚然有很多该认人的时候,恋爱、雇佣和教学都是该认人的过程,这些过程的共性是什么?是双方都存在追求某些非金钱品质的现象(即认人),只要一个过程有一方没有这样的需求,认钱就比认人更合理,换句话说,对于一个至少有一方是认钱不认人的交易,认钱就能提高增加交易的机会。想象一下吧,在一个认人的社会里,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之间很难平等,但是如果在一个认钱的社会里,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同样可以用金钱买到同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金钱带来的公平性。
虽然金钱不能买到一切,例如健康和智慧,但想想如果没有金钱,如果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认人的社会,这样会给穷人带来所期望的道德吗?
参考书目:《经济学通识》薛兆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