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一)

最近计划在公众号写一篇与“自我”有关的原创文章,想比较系统地聊聊“自我”这个话题,以下是今天做的笔记(也当做心理学科普喽):

自我,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

1、自我:一个人各种身心状况的总和,包括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

关于自我有两个混淆概念:self和ego。

一般来说,大多数实证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行的,对于ego一般做思辨性探讨。

2、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一般认为它有三种表现形式:

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向的,

分别称为:

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

自我认知: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

举个栗子:一个男生认为自己身材高大,长相帅气,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身边的人都喜欢和自己相处,这就是一种自我认知,而另一个男生认为自己身材瘦弱,长相一般,性格内向,与身边人的关系都一般,这也是一种自我认知。

自我情感: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举个栗子:一个男生对自己的身材和相貌非常满意而产生愉悦感,欣赏自己的性格,与人相处的愉快;另一个男生对自己的身材和相貌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情绪,对自己的性格也不满意,与人相处的也不愉快,常因此闷闷不乐等,这都是自我情感。

自我意向: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举个栗子:相貌平平的男生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丰富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优点或者长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就是自我意向。

一个人有了思维能力后,能够将自己与客观世界、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来,他的自我意识就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我中产生并分化出来了。

自我意识是从自我的“精神自我”部分发展而来,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重要意识形式之一。可以把它看做是“精神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的一部分,但自我意识有很大的独立性。

3、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认识范畴--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图式,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

自我概念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都有深刻影响。

4三者关系:自我包含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包含着自我概念。

今天是第一部分,就写这么多了,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玉心理。

欢迎来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