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爸爸是家里的梁柱,是家里面最坚实、最有安全感的后盾,仿佛他就像铁人一般的存在,会化解一切的艰难。却忽视了不善言辞的父亲,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母亲的孩子。
家里的日子过得总有不顺心的时候,遇到生活中的坎,父母也会唉声叹气,愁云惨淡,只是不轻易在孩子面前显现。
生平第一次看到父亲哭的像个孩子一样,口中哭喊着妈妈,妈妈。那是在零八年汶川大地震那一年,父母赞了小半辈子的钱,终于能从一下雨就滴滴答答漏水的破瓦房搬出来,筹备着建温暖的新小窝。
那时我正在上六年级,不明真相的我还在二层的无玻璃的教室里蹦蹦跳跳,在那一瞬间的中国某地区,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后中国首次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然后在某个不为很多人知的小村落里,一个本应该为建新房开心得睡不着觉的农民父亲,却在深夜里偷偷哭泣,彼时的我躺在临时借住别人家房子的小隔间里,听着父母经常为房子怎么搭建风水好,怎么盖省材料这些繁琐事情上争执,吵着吵着突然传来一阵哭声,爸妈生活中虽然难免口角之争,可爸爸怎么说也是五尺男儿,顶天立地,从不会与妈妈动手,今晚这怎么…会动起手来。
“别哭了,丢不丢人。”这是妈妈的声音。啊咧,什么个情况,弱势群体倒向强势存在了。
“我哩妈呀,你怎么不管管儿子了,这怎么这么难啊…”还拖着音…
“行了,费点儿钱就费点儿,好不容易攒够钱能盖个窝了,可不得怎么好怎么来,孩子也大了,不好好操持,等儿子长大了咋办,别哭了,等我明天再去姐姐家借点儿…”
“唉,都怪我没本事,辛苦了那么多年也没办法盖个像样的房子,对不起你和孩子…”
啜泣的声音渐渐小了,不一会儿就传来了微微的鼾响。
这是我第一次见父亲哭,虽然没有看到,但也够震撼我了,一直以为大人们都是无所不能的存在,就像电视里孙悟空那样,孩子们被保护在他的羽翼之下,风雨难透,却没想到,父母也是母亲的孩子,他们在难过伤心之时,也会寻求母亲的安慰,只是在我们面前,他们也是父母,也需要安慰弱小的我们。
第二次见父亲哭是在哥哥的婚礼前夜,接近凌晨,送走了最后一波来吃酒席的客人,妈妈把屋里都收拾干净,把第二天需要用到的酒菜提前准备好,待结婚当天备用。
喝得面红耳赤的父亲左右摇晃着摸到床上,鞋子也不脱就直挺挺倒在床上,还不到刻钟,突然趴到床边,嘴一张,哗啦啦吐了一地,我赶紧把脚盆端过去,拍着父亲的后背,收拾的差不多的妈妈跑过来抱住父亲的上半身撑住他,怕他再顶着胃难受,之后朝着我说“行了,你去把厨房门关着吧,别让猫跑进去把肉叼走了,也别洗刷了,关完们就赶紧去睡觉,明天还得早起。”我赶紧跑院里去关厨房的门,把外面的灯也关了,又倒了一杯温水给妈妈,让父亲漱口。
妈妈又赶了我一次,我借口收拾爸爸吐的地和倒盆,妈妈也没再赶我走,又出去拿了沾水的拖把把屋子里拖干净,打开窗户散散酒气,“哎呀我哩娘啊,儿子心里苦啊,你咋不管管儿子呀,儿子心里难受啊…”我知道为了哥哥结婚,爸爸再次把攒了小半辈子的钱花光,而且也没能给哥哥留下什么好东西,爸爸心里难过,他总是觉得没有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是他没有本事,可我从来没有在意过,至少我每顿饭都吃的很饱。
这是我第二次见父亲哭,一个默默养着全家人,为四口人能够吃饱饭,能够穿暖衣,能够住暖房的农村汉子,劳累了一辈子,却也不过是勉强过着不能生病遭灾的日子,一个母亲的孩子为了他自己的孩子,努力地变成一个坚强的父亲,苦和累只能咽在肚子里,消化成力量支撑着全家的重量,也在孤单彷徨时哭喊着“母亲”,也在此时变成了一个柔弱的孩子,也在此刻寻求着安慰和怜惜,等到今夜过后,他依旧会变成那个不苟言笑,坚强如铁般的男人,但就在此刻,让他随心所欲地哭泣吧,他也是个母亲的孩子,也应该寻找着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