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收获,也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所长,也注定各有所短,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一、为什么孩子做事情总是不知道着急?
最近女儿每天晚上9点上床;
讲完故事9点半开始睡觉;
翻来翻去到10点、10点半才睡着;
早上7点不想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磨蹭,本应7点半出门,硬是拖拉到7点40分才出门,到了幼儿园就到了吃早餐时间,没有时间在操场玩……
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跟得上自己的节奏,希望孩子能够积极一点,动作快一点,但是我们忘了,孩子幼小的身躯决定了孩子行为的“笨拙”,根本就跟不上我们成人的节奏。
孩子的工作是无目的、无规律、无组织的,孩子的工作是无意识的工作,是处于本能的成长需要进行自身发展,在环境中不断协调自己的运动,积累自己的情感,从而身体、智力得到了发展。
而我们成人的工作是有目的、有规律、有组织的,为了达到目标,实现自我。
所以我们成长不能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原则,来要求和限制孩子,我们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进而给予正面的引导。
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拖拉背后的原因,不催促,不急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积累经验,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后做事儿就不会慢了,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耐心。
二、理解孩子的需要——不要强迫孩子睡觉
最近女儿每天晚上睡的比较晚,我们总是担心孩子睡不够,早上见女儿睡得那么香,不忍心叫醒,于是每天睡觉前都跟女儿说“晚上早点睡,要不然早上又起不来了”,强制要求孩子赶快睡,其结果适得其反。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孩子只有自己真正累了、困了才睡的更安稳,如果强迫孩子睡觉,即使孩子躺下了她也是不舒服的。保证孩子的睡眠规律,长期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自己的睡眠习惯来判断和要求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入睡,理解和倾听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使孩子得到内心的满足,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有利发展。
三、关于孩子穿反鞋
前段时间幼儿园开家长会,老师有讲到关于自理能力表现较好的孩子,其中没有女儿,我就觉得很奇怪,平时女儿在家的自理能力挺强的呀,等散会结束后我问老师孩子是哪方面自理不好?老师说“孩子午睡后穿鞋,总是穿反鞋”。
今天早上由于女儿拖拉,又磨蹭到7点40分才出门,我有些生气,走在路上时发现女儿又穿反鞋了,原本不好的心情再次被激发,忍不住吼了女儿“这么大了还穿反鞋”。
我晚上去上课,下课回到家十点半了,女儿已经睡着了,老公说晚上陪女儿玩认识“左 右”:认识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鞋、右鞋,换种不同的方式教女儿认识左右的不同,女儿玩的很开心。
老公说,对于早上女儿穿反鞋的事情,我们自己也有错,平时几乎没有认真用心地教过女儿认识如何穿鞋,大多都是口头教“这样穿,这个鞋穿这个脚”,孩子根本学不会、记不住。
我们没有做过父母,也从来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做父母,我们只能不断的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试错是最好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