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当甲方,第一反应是不是觉得,真好!一直以来,我们部门的工作更多的是扮演乙方的角色,当我们接到本次项目任务的时候,还窃喜终于有一日,我们竟能当甲方!但真正当了甲方才知道,甲方并不容易。也让初入社会不久的我,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商场的处事圆滑。
我们的计划,是购买一个现成的培训平台,并在现成的平台上定制开发,以满足我们最终的需求。在洽谈了几个厂商后,最终锁定了一家平台功能、服务态度、现有版本的价格都还不错的厂商,准备“现有版本+定制开发”的模式展开合作,并正式进入商务洽谈环节。而此时,问题也逐渐暴露。
正式进入商务洽谈环节后,我们首先是让他们提供了一份正式的软件报价,第一个让人恼火的事情就开始了。在现有版本里,好几个相同的功能模块,正式报价比之前的产品报价竟然多了1w;还有原本在同一个功能模块里描述的功能,拆分成了俩个模块,收取两倍的金额......
第二个让人无语的事件接着也发生了。商务对接后,他们直接提供了一份合同,合同是挺粗糙的,作为软件的售卖,合同上没有提供完整的、详细的软件功能表,只有一个公网上的软件体验链接(这个网站的功能,他们随时可以更改),当我们要求他们提供功能表时,才说哎呀,我们是有功能表作为附件的,忘记发给你们了。我不觉得,都走到合同环节了,“忘记合同附件”这样的话术,能说的过去。
看到了前面的事情,我们对这个公司产生了些许怀疑,为了保证之后的合作顺利(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终止合作,当然,不是我这样的小喽啰能决定的),于是我们让乙方提供了一份他们的现有版本和即将定制开发的功能模块,并让他根据我们之前提供的需求清单,列出定制后的满足情况(定制开发内容,一直都是说尽量满足我们的需求)。
第三个让人气愤的事情发生。我们收到了乙方发来的需求满足情况后,发现他将不满足的情况和满足的情况拆开了,于是我问了他:不满足的情况,是不是就是这些了,剩下的需求都可以满足?他回答我:是的。我第一眼看到这份文件,看着不能满足的也是几个开发工期长,也不算紧急的需求,感觉也还算可以,但是,当我仔细对比我之前给他发的需求文件和这一次发来的需求文件后发现,在某些功能模块中,他默默的删除了几个重要的需求细节,当我问他,xxx功能怎么没有提及呢?他直接回了我:“这个需求你提了吗?”其实这些需求,我们开会时就提到了的,当时他也应承了说可以定制开发,我也在需求表中列举出来并发给了他们。都说都说无凭,于是我把两个需求文件的对比截图发给了他,问他怎么自己删了呢?他却回答我:“这就是说我们需要花长一点的时间沟通,理解上存在偏差”。这我就不理解,所谓花长时间沟通,就是所谓的默默删掉需求,然后不告知我们,等我们花时间一点点核对后发现需求细节不满足吗?或者说是觉得我们可能不会再仔细核对,妄想糊弄过去?我知道写需求时,确实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偏差,但是作为合作伙伴,接收到对方提供的需求,理解不清楚时,不是应该问清楚吗?在后续他继续沟通时,从他的话术中我也大概率猜到了:这些需求只是不想做或者做不到。
前前后后对接了将近一个月,从前期的这个需求可以定制,这个需求可以做到的,到后来的这个需求做不了,这个我们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大多的乙方都会如此圆滑,但至少我做乙方时,不会欺骗客户,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把不能说成能,浪费对方的时间,降低自己的信誉度。
第一次当甲方,经历了不少糟心事,甲方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