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观和乐观,大概大家最先想到的例子就是在一个沙漠里,有半瓶水,乐观的人看到后会非常欣喜地想,哇,还有半瓶水,太幸福啦!悲观的人看到会想,只剩半瓶水了,怎么能活下去呢?对同一件事情,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有两种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状态。
这几天我细细琢磨了一下这个事情,发现如果再往深里想一步,你会发现,其实乐观者的底色是悲观,悲观者的底色是乐观。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乐观者为半瓶水感到欣喜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是他假设了已经没有水了,这个从零到有的发现让他非常欣喜,所以他的底色是悲观的。而悲观者为什么看到了半瓶水还是很忧伤,因为他的假设里是要有一片绿洲才能看到生命的希望,他的底色是乐观的。正是因为想法和事实产生了落差,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心态。
如此看来,悲观和乐观是无法绝对分开的,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对的、共存的,没有绝对的乐观和悲观,他们仿佛无法共存却又像影子一样形影不离。
这么一想,世事还真是有趣。世事洞明皆学问,看得深了透了就容易变得慈悲,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