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围困金陵逾2年未攻下,相关人员行为可能就决定了未来局势
曾国藩维护其弟的头功,在围困金陵2年未攻下,多次以“仅缺军饷不缺兵”为由奏报朝廷,一方面为未有结果做解释,另一方面又为拒绝李鸿章、左宗棠的支援做铺垫。
当曾国藩的“维护弟弟头功”的私欲,与西太后(慈禧太后)的“取金陵太平天国十年积蓄重建圆明园”的想法,发生化学反应时,产出“好一个曾国藩”、“看你能不能”等说法出现时,曾国藩的权利将被消减,湘军被裁,其实是已经可见了。
曾国藩已是公认的名臣,人际、官场都能有效处理,但在遇到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时,也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忽略自己没发现的事实。
是否去协助曾国藩攻打金陵,李鸿章一直主张不去抢“恩师”曾国藩和曾国荃的功劳,迟迟未出兵,也多次向恩师表明不会去。在朝廷给曾国藩最后通牒——必须调用李鸿章部队,
曾国藩派其师爷前去通知李鸿章,李鸿章还表明以整顿队伍、筹备物资、路途遥远等为由,向恩师表明不抢功,给曾国荃一个多月的时间,尽量在曾国荃拿下金陵后才到金陵。
这个事件上,感受到李鸿章的感恩和善于人际,可能也是后来崛起的原因吧。
为了我们的“事业有成”,被一叶障目的危险极大。认知人性,认知自我,注意看不到的“我”和看不到的“存在”,厘清自己,寻找真相,试着寻找多赢的路。